2012年1月28日 星期六

228紀念碑巡禮:「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落實信仰的動力

轉載 source: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228紀念碑巡禮:「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落實信仰的動力

又到了228和平紀念日,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是否該花些心思,瞭解228與紀念場域?「被掩蓋的228導火線」已如前文所述,在此鎖定「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與較具代表性或獨特性的228紀念場域,做為瞭解228紀念日的事前準備功課。

1.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


(photo: 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紀念碑與碑文)

位於南投草屯富寮里的「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於2009年以信仰為出發點設置的228紀念場域,此紀念碑的設計理念為:將228內化為信仰,每日追思,也象徵國魂與信仰在此生根。

「聰明智慧謂之神」,聰明者耳聰目明,博學謂之;智慧則來自自修自覺,心悟自然大道的結果,這種人會是國際公義的堅持者,所作所為合乎政治人格的民主、自 由、 人權、法治,乃人權平等的公平原則。 歷數百年來,台灣出現許許多多的民族英雄,以保台、護台、建國而受到外來政權的打壓、殺害,皆以土匪、叛徒、暴民視之,228是台灣歷史的轉捩點,
這些為 了民主、自由、人權而犧牲的烈士,是後人應效法的對象、應追尋的精神,以228為代表的台灣建國精神,就是228台灣神。

台灣革命僧林秋梧指出
「一個民族,如果失卻了信仰力,任何主義,都不能救他起來」。 此處的228紀念碑,為一重約12噸的台灣原石,麥飯石(斑狀安山岩),堅毅的石頭,歷經地質環境種種的磨練,呈現出最原始的輪廓與色澤,過程的歷練與無剛不摧的本質,就如同228建國信仰的力量,亦是此園區主要的訴求---信仰。


(photo: 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追思牆)

228聖山的追思牆,是一道以花崗石片砌造而成的「追思牆」,其中的起伏與色澤花樣,代表台灣在民主路上的坎坎坷坷,在陽光下有美麗的紋理及陰影變化。

228菁英不外是受日本教育,具法治觀念, 對社會有貢獻者。或受高等教育,留洋之教授學者,普受台灣人愛戴的人。甚至有群眾魅力,有組織能力之民意代表。也有醫 師、教授、國際學人,人民所敬重之人。更有好打抱不平、仗義直言,不畏國民黨的權勢者。有民主學養的民間人士,具備演講能力的人。對國民黨的統治,具潛在 威脅的人。具有中國血統,又同時受到台灣本土人士,尊重的外省人物。追思牆上刻烙著為公義犧牲的228大菩薩代表人物

親吻紀念碑與追思牆的雙手,是個人與台灣神交流的專屬儀式,在園區裡,任何228 sign的啟發,是另一種力量的象徵和延伸。


(photo: 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祈禱空間)

祈禱空間,是園區特設的追思空間,園區不應只是單向的觀看,雙向的追思與遙想先人為台灣公義所做的努力,在祈禱室沈思與沉澱,體驗山林間的祥和之氣,彼此間的交流更貼近信仰的意涵。


(photo: 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教育中心)

教育中心的設計出發點,乃因台灣人欠缺歷史意識,由統治者任意解釋過去史,要了解台灣的歷史,就從認識這些228台灣神開始。認識他們對公平正義的期待、對民主自由的嚮往以及對人權尊嚴的堅持。


(photo: 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生態一景)

聖山的設立,強調從生活周遭開始瞭解這塊土地,也就是同心圓之意。而植物可以為人所栽種,魚種可以為人所飼養,但活躍的動物、有翅膀的鳥類、昆蟲,卻用行動來表示他們的選擇,聖山的生態就是如此豐富。「瞭解,自然就會關懷。認識,自然會產生情感。有記憶、歷史與故事,自然會凝聚附著。有生活與深入瞭解,自然會認同這塊土地。」 也基於此,這是一個強調自然生態與228教育的園區。

從名稱來看,「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看似與228沒有直接相關,但內部的軟硬體,卻是與228直接有關,紀念場域透過信仰為利基,強調中心思想並擴及生活四周,看似平凡的一切空間,其實包含內心對228先烈的感謝、對自然生態的愛惜、對土地的感恩。


2.台北228和平紀念公園
「台北新公園」於1996年在時任台北市長陳水扁的主導下,改名為「台北228和平紀念公園」,此場所在國民政府來台時,為台灣廣播電台,在228發生時 扮演著傳遞訊息重要的電台角色。紀念碑從1993年開始競圖,直到1997年才落成,而紀念碑文則因有爭議性,產生「有碑無文」的現象。


(photo source: 維基百科/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二二八紀念碑設計作品專輯》、《台北市二二八紀念館年報》)

此紀念碑的設計,運用大量的幾何形體,象徵秩序的重建,主要的訴求是「生命與歷史的象徵」。另一大特色是強調悼念的空間,設計者認為紀念碑不應只是一個碑體,只能從外面觀賞,應該具備悼念的空間,供人入內沉思反省。

台北228和平紀念公園是台灣相當具代表性的紀念公園與紀念碑,在陳水扁擔任市長任內主導,在台灣的首都台北市的228紀念碑與紀念館,有其重要意涵。而
紀念碑的設計者之一鄭自財先生,是1970年刺蔣案的成員之一,一位要起義暗殺獨裁者的海外留學生,後來卻變成228紀念碑的設計者,不也是另類的用所學專長來抗議獨裁者的方式之一?


3.嘉義市228和平紀念公園
是雲嘉南地區第一座228紀念公園,亦是全國首座228紀念館,由時任嘉義市長張文英主導下於1996年落成,園區設計理念是和平永續與嘉南元素。


(photo source: 《嘉義市二二八紀念公園專集》左、右上為嘉義市228和平紀念碑鎮魂碑;《台北市二二八紀念館年報2001-2002》右下為嘉義市228和平紀念公園梅花鹿群共飲生命之泉)

此228紀念碑是全國首座會發出聲音的紀念碑,取自台灣原住民的竹製口琴造型,以原住 民的音樂來鎮魂來撫平歷史傷口之意。鎮魂碑與共飲泉的設計作品,其實在1993年在評選「台北228和平紀念公園」時,林承德教授也曾參加競圖,但當時未 被採用。此結果反而讓林教授的設計,能在嘉義市的228和平紀念公園發揮,搭配上公園內「諸羅年輪圖騰柱」、「諸羅風物」「族群融合」大銅門等雲嘉南特色 的設計,反而更相得益彰。


(photo source: 《嘉義市二二八紀念公園專集》,嘉義228和平紀念館)

「嘉義市228和平紀念公園」的紀念館,把嘉義是北迴歸線經過,夏熱冬冷的地理環境考慮進去,運用巧思把紀念館變成冬暖夏涼的「干欄式覆土」生態綠建築。適地適用的228、人文、環境因素都能兼備,才是能引發民眾迴響的作品。


4.結語
紀念場域主要是讓人記得台灣這段歷史,歷史如何轉化為記憶的一部分,則需要運用巧思。228 紀念碑在台灣解嚴之後,以及多位黨外人士的努力下,一一成立。「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是信仰在地化的特點,從愛惜身邊的生態出發、瞭解何為先賢先烈的 貢獻與追隨的精神;「台北228和平紀念公園」的設計,有可以走入碑體內部的悼念空間;「嘉義市228和平紀念公園」的特色在於首座會發出聲音的紀念碑, 並運用雲嘉南特有人文、地理為設計元素。

228紀念日不只是一個放假的日子,亦是認識台灣人節日的追思感恩日。


P.S. 座落在嘉義市號稱為國家級的「228國家紀念公園」,情況未明。

Reference:
專書
1.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台北市二二八紀念館年報2001-2002》(台北市:台北二二八紀念館,2002)。
2.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228台灣神太上真經》(台中市: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2004)。
3.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台中市: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2006)。
4.李筱峰,《台灣革命僧-林秋梧》,(台北市:望春風文化,1991)。
5.杜正勝,《走過關鍵十年(1990-2000)上:政治憂思》(台北市:麥田,2000)。
6.林栢年,《二二八紀念碑設計作品專輯》(台北縣:二二八建碑委員會,1994)。
7.張瀚元,《當青蛙來敲門:新店溪左岸的溼地故事》(台北縣:左岸文化,2005)。
8.嘉義市政府,《嘉義市二二八紀念公園專集》(台南市:秋雨印刷,1996)。
網路資源
1.天下雜誌326期: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0593&page=4
2.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http://www.taiwantt.org.tw
3.維基百科/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
http://zh.wikipedia.org/wiki/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


延伸閱讀:
228護國台灣神專區
【紀錄片】台灣百年一瞬-228台灣神紀念碑 | 立碑行
聖山運動就是建國運動
台灣神道信仰與宗教修行不同?
台灣國原創運動【拜台灣神】 (附貼紙及語法)
The footprint~台灣聖山仙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