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3日 星期二

佛手瓜&龍鬚菜.毛豆&黃豆

原文發表於大地網站/聖山記事 20221201(佛手瓜&龍鬚菜.毛豆&黃豆)

 

11月初,聖山沒有廚房媽媽在的「都市聳」對話。

M: 那2個芭樂長得好奇怪。
A: 哪裡?
M: 桌上那個。
A: 那是佛手瓜。
(停頓幾秒想一下……)
M: 是水果還是蔬菜?
A: 為何這樣問?
M: 名字有「瓜」。
A: 不會吧!?你真的不知道?google給你看。
(google中,又過了幾秒……)
A: 「佛手瓜」居然是「龍鬚菜」的果實!!!大驚 ^o^
M: (繼續滿臉問號)


被M誤認為芭樂的「佛手瓜」。

從小吃到大的龍鬚菜和佛手瓜,原來是小時候(龍鬚菜)和長大(佛手瓜)的關係,怎麼學校沒有教?

農委會曾發文

龍鬚菜和佛手瓜其實是同一種作物,佛手瓜為果實,龍鬚菜則是佛手瓜的嫩芽。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曾發文,告訴民眾「從小吃到大 資訊大不同 佛手瓜與龍鬚菜」的農產知識。圖片來源:農委會FB

網傳名稱由來,佛手瓜是因「外型像一雙虔誠敬拜的雙手而得名」,而龍鬚菜是因「捲鬚似的莖蔓」而得名,葉子有茸毛,且有兩種型態-掌狀葉和捲鬚葉,但沒有「龍」。

 
贊吾栽種於聖山Happy Farm的佛手瓜,可見垂掛的嫩芽龍鬚菜,和果實佛手瓜。龍鬚菜的葉子有兩種,掌狀葉和捲鬚葉。(贊吾攝於2022/11/30)

兩者都是營養滿滿的「蔬菜」喔!
(佛手瓜表示:我不是芭樂或水果 ^_@)


突然憶起類似的事,有次等早餐時和老闆閒聊,老闆說豆漿是自己製做的……,黃豆……,成熟了變黃豆,還沒成熟是毛豆。

なに(Nani,什麼)???

印象中,學校沒有教。


大豆生長歷程圖。(圖片來源:食農教育/毛豆與大豆的特徵

原來毛豆和黃豆是同一種大豆,差別在於一個是小時侯,一個是已轉大人。大豆8分熟時是「毛豆」,由綠轉黃就變「黃豆」或「黑豆」(種皮顏色不同)。

大豆家族一樣是營養滿滿,也製作出許多生活常吃食品。


毛豆、黃豆、黑豆,都是大豆家族,不同時期採摘的豆豆,有不同作用,都加工成我們常吃的食品。(圖片來源:農業E報/黃豆、黑豆、毛豆,我們都是大豆家族 !

學校沒教的事,多的是,多吸收大大小小的生活常識,才不會變「生活白痴」,言之有物。
 

相關閱讀:
食農教育/認識龍鬚菜
食農教育/毛豆家族
農業E報/黃豆、黑豆、毛豆,我們都是大豆家族 !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聖山點滴系列

聖山講古系列
The footprint~台灣聖山仙蹤

2022年10月24日 星期一

「馬糞包」-野菇馬勃

(本文原發表於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雨後的草地,偶會出現一些像迷你小雨傘的菇類,外觀五花八門。


遠看綠色草地,數個散落約拳頭大的白色饅頭狀物,還以為有人丟棄食物。近看像大大小小顆的高爾夫球,表面還有略淺凹凸不平的紋路。白球襯著綠底,相當引人注目。

原來是傳說中的「馬糞包」,野菇,全名是「紫色禿馬勃 Calvatia craniiformis」,成熟後可藥用(治療咽喉腫痛的中藥材,許姿妙醫師補述)

明明是白白胖胖的菇體,為何被稱為「馬糞包」?和紫色又有什麼關係?圖解說分明。

î7-8月,雨後天晴的草地,遠看散落著數個白色點點。

î另一片草地,也有白色球狀物。照片下方箭頭所指一白一黑,正好是初生與成熟的對照,白色為初生紫色禿馬勃,紫黑色則是成熟菇體。

家中有毛小孩的飼主,第一眼掃到草地中的這個深色的異物,應該會直覺「是誰家的狗屎沒撿走」吧?! XD

î初生的紫色禿馬勃,全株顏色較淡,近白色。

î尺寸約略拳頭般大小,是馬勃科中的「小巨蛋」,菌蓋有著淺淺凹凸不平的紋路。摸起來非常有彈性,Q Q 的,因為:

整個菇體被1~4層緊密聚合的薄膜包被包裹著,內部則為產孢組織聚合而成如海綿般的孢子團,所以用力一捏,菇體便會凹陷,不過因包被質韌富彈性,所以一旦鬆手,菇體還會恢復原狀。(《野菇入門-進入奇妙的大型真菌世界》,163頁)

î成熟中的紫色禿馬勃,菇體已從白色漸漸轉變成紫黑色。

î接著再看到時,已像這樣,成熟的菇體果然是紫黑色的「紫色禿馬勃」。摸起來,像巧克力,QQ軟軟的,但不會黏手。

一般人應該不會伸手去摸草地上的成熟紫色禿馬勃,外觀超像被踩過的狗大便,真的研究許多,確定不是狗屎,才慢慢伸出手指touch、壓壓看。

î菇體逐漸失水,漸失彈性,變乾燥的紫色禿馬勃外皮慢慢剝落,因為:

禿馬勃屬這類馬勃菇體成熟時並不像其他馬勃在頂端會出現裂口,而只是外皮逐漸剝落、釋放孢子,……(《野菇入門-進入奇妙的大型真菌世界》,164頁)

î側面,已慢慢傾倒,比較站不挺,支撐菌蓋的菌柄,逐漸「軟腳」。

î輕壓菇體,會噴發大量的紫黑色孢子粉(指圖片右下飄散的霧狀)。

î外皮已不見,裸露的孢子團清晰易見。

î「馬勃科孢子傳播過程」,請參考書籍手繪圖。(《野菇入門-進入奇妙的大型真菌世界》,37頁)

一般餐廳的菜單把菇類歸為植物,但其實,菇類既非動物,也非植物,是真菌!

如果對野菇好奇,不妨參考《野菇入門-進入奇妙的大型真菌世界》書籍,「馬勃科」的標題,貼切又長知識:

-皮薄餡多的「包子」菇
-數以億計的馬勃子嗣
-腹菌類的天霸王-禿馬勃屬
-妙用多多的馬勃

「沒有一種植物是雜草,只是你不認識該物種。」大地創辦人楊緒東醫師常言,他教導志工維護「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尊重萬物、只做基本的修剪,生態會自己平衡;一草一木就是一個世界,「道在自然」。

數年後,看到「展現自然生命力 野化庭園風潮方興未艾」的新聞報導(2019/8),「野化(rewilding),使恢復自然地貌」,這不正是楊醫師教我們的嗎?


延伸閱讀:

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簡介

2022年7月13日 星期三

橋之思—追思大愛修行者楊緒東醫師 & 為安倍晉三首相默禱

特別專欄「橋」系列,緣起導言:

他以「橋」自居,謙遜低調,默默支撐、承擔不表功。他不斷言教,他以身作則。

即使離開人間,但他生前的行跡,總會不經意的掠過眼底、滑過腦海;或許是張照片,一句話,一段文字,或是私人間曾經的互動。此刻也許一絲暖意升起,或者是一陣悸動......。

這裡,述說著種種不經意,是對楊緒東醫師的懷念,再思他的教導與「橋」的理念。


追思感恩儀式,同修一一獻花參與儀式,觀看更多活動照片

2022年7月9日,創辦人.大愛修行者楊緒東醫師追思感恩會(證道3週年)。

楊醫師回到天上的老家後,人世間有些變動、重組,願意承擔的同修,繼續堅守崗位,並且all in one發揮戰鬥力。

一直以來,都是跟隨楊醫師的腳步前進。如今,他卻變成追思會中被追思的主角,看著香案桌上的相片,一點也不想這樣,感傷。

一位長者勉勵的說:「如何繼續他的精神、理念」,是重點。

感謝跟隨楊醫師打拼的日子,學習許多,望塵莫及。

個人力量小,但團結力量大。楊醫師常說:辣椒雖小小一粒,一個就很辣(台語)。

楊緒東醫師在《台灣神信仰-大愛的修行》新書發表會,講述

我們台灣神信仰不是宗教,不是台灣神教,台灣神教這個教一下去就是一個框框,框死了。我們叫台灣神道,就是你沒有道可得,來這裡就會發現道很大,叫台灣神道,台灣神道有一個歸依的地方,看得到的地方,我們舉辦追思做民主教育。


台灣人要保有其獨特性、爭取生存權,唯有走自己的台灣路;台灣人要有主體性、捍衛國權,即是建立台灣國;台灣人建構以土地為出發點的中心思想,就是拜台灣神(追隨台灣建國精神)。

「拜台灣神」社會運動,是憨人的志業。這個idea的創始者,楊緒東醫師。



會前與儀式中,皆為安倍晉三首相祈禱。

週五(7/8),突如其來的shock消息傳來,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あべ しんぞう Abe Shinzō)在奈良市助講時被暗殺,已回歸自然,享壽67歲。

安倍首相是一位遙遠的政治家,然而,對台灣人而言,他就像時常會關心你的鄰國親切大叔,他的一句「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印證台日友善的牽絆;他主張和平、反共立場、敢直言。他喜愛毛小孩、彈得一手好琴的才藝,更讓人追憶柔和的一面。以制高點觀國際局勢的安倍首相離去,勢必將牽動全世界、全國、社會、家人。

因此,既定的追思流程臨時調整,藉由此次追思會,集結眾人的念力,為安倍首相默禱,感謝這位重量級的日本首相,一直用行動保守台灣與國際社會,希望他安息,懇請台灣神幫忙處理。

也私心的為安倍首相的家人祈禱,他們需獨自面對巨大衝擊的同時仍要堅強對外。


美國《時代雜誌》(Time),以安倍晉三首相的辭世為封面專題報導,"Shinzo Abe Rewrote Japan's Place in the World. And Remained a Power Broker Until the Very End"(Source: Time


記於楊緒東醫師證道3週年(即將到來的2022/7/14)。

延伸閱讀:
畫中有話-中國是戰爭的威脅者,卻要將日本安倍的安保法案打成戰爭法案

楊緒東醫師相關閱讀:
橋之思系列
楊緒東專欄
畫中有話
心靈畫作
聖山講古

2022年7月6日 星期三

【發哥開講】《人間三步》高一生與杜鵑山:「宿世」因緣

文字、圖片整理編輯:Aries | 贊修

      所有的事情,從這張照片開始……


圖說詳見「原住民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哲人.略歷9-家人」,圖片來源:高英傑老師

背景
高一生(1908-1954),阿里山鄒族人,族名Uyongu Yatauyungana,日文名矢多一生(「最優等生」的意思),他是老師、警察、音樂家,二戰後擔任吳鳳鄉鄉長(今阿里山鄉),兼達邦駐在所所長(1946年起),他亦是原住民自治先覺者.阿里山上的尼采。

高一生當時最常被稱呼、最為人所知的名字,是矢多先生(やだ せんせい,yada sen sei),編者慣用此名。

前言

吳錦發老師首次在廣播談到,他與原住民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哲人的「宿世」(前世)因緣。許多無法描述的悸動、不合常理的巧合、難以解釋的神祕經驗,林林總總的累積,吳錦發老師深感自己就是高一生的轉世。

吳錦發老師在2019年出版的《人間三步》書籍的「第三步」,曾寫到這段故事,但第一次在廣播電台講人生的神祕經驗(共3集,每集約20幾分鐘)。他並非要講像司馬中原的鬼故事,而是要談人間的正義、人間的是非。

在講述這位台灣人應該知道的重要人物矢多先生時,文學家吳錦發老師穿插自己因他而奇特的人生經驗,兩位重量級人物的特殊因緣,生命歷程與事蹟,應為廣傳。



年輕的吳錦發老師第一次看到這張照片,就激動到哭起來,他覺得很熟悉,照片中的情景是他在夢裡經常看到的。文章內容詳見《台灣文藝》文學雜誌:陳素貞,〈我為什麼要寫高一生〉,《台灣文藝》1期(1994年2月),頁76-81。

這張照片是矢多先生的全家福照片,攝於1945年。矢多先生的次男高英傑老師說,這是家人人數最多的一張照片。背景的木頭房子是警察駐在所旁的值勤宿舍,有個較寬廣場,是族人團體照相的好場所。
值勤宿舍由警部(けいぶ,警察官階級之一)以下同仁輪流進住,下班時間看守至急或臨時電話和緊急處理事項。圖說來源(第一段
外):高英傑老師

【吳錦發|發哥開講】(2022/6/23):《人間三步》高一生與杜鵑山(上)收聽

重點速記:
1.連續3天談「高一生」,起因是,看到李筱峰教授在FB上的一則po文有感,原po

在阿里山上的沼平公園裡,看到高一生的詩碑,忍不住一陣悸動!其中關於高一生的簡介,我認為應該再加一句這樣的結尾:
遺憾的是,在白色恐怖籠罩下,這位有「阿里山上的尼采」之譽的山地菁英,最後遭蔣介石槍決!
沒有這樣的說明,我總覺得缺憾!

[編按]
這是座落在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阿里山詩路」,沼平公園原為伐木聚落。

 2.(吳錦發老師)從小經常重覆做兩個夢。 

A.「武士」的夢:
自己是一個武士,拔刀向前衝。
直到有次去日本湯澤,夢到一群日本武士朝自己衝過來,領頭武士的臉居然是自己。半夜4點多夢醒,看著旅館外的森林,覺得那裡應該有東西。隔日去森林,發現有13名武士的墳墓。像回到故鄉,也理解此夢境。

B.「高一生」的夢
看不到自己的臉,背後被繩子綁起來,有人從背後開槍,夢醒。
自己是難產出生,臍帶纏繞著脖子、垂到肩膀,就像「被『五花大綁』硬拖到人間」。 

高一生於1954/4/17被槍斃,我在1954/9/14出生。後來因為許多巧合事件,隱隱然覺得我是他的再世。

3.在年輕的時候,約27、28歲,到桃園龍潭找客家文壇大老鍾肇政先生,被問到是否認識「高一生」,我答否。

4.我讀社會系研究原住民,經常去部落做田野調查卻不認識「高一生」,如此重要的人物沒聽過,被鍾肇政唸「研究什麼原住民」?(去過阿里山,但白色恐怖時代,沒人敢談高一生) 

5.鍾肇政拿出正在編輯的《台灣文藝》,給我看高一生的照片。這張照片,高一生穿著白色西裝,抱著孩子,在日式房子前和家人合照。 

6.我第一次看到這張照片,就激動到哭起來,整個人顫抖著,我覺得很熟悉,照片中的情景是我在夢裡經常看到的!!! 

7.我覺得自己不是第一次看到這個人,再看高一生的生平介紹,久久激動不已。我感覺這個人不是自己第一次看到,這棟木頭房子也不是第一次看到,有種沒有過的激動、衝擊。

[編按]
這場景,就像孔劉主演的《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連續劇,陰間使者(前世是高麗王王黎)看到Sunny(前世是高麗王后金善)的畫像,竟莫名流下眼淚

8.想到文學家三島由紀夫自認是森鷗外轉世,三島由紀夫說自己前世還是森鷗外時,在庭院埋下東西,開挖後果然找到物品。 

9.參加台灣人權促進會,認識「二七部隊」部隊長鍾逸人,才知嘉義228經歷,高一生是一位人道主義者,不分族群保護事件前後的求助者、求救者。

[編按]
矢多先生在228時救助過許多人,音樂家黃善聖受邀到台灣聖山表演,道出不為人知的家族
故事,228被矢多先生救助、庇護,黃善聖懷抱感恩的心與會演奏
請詳見
【影片】原住民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哲人.揭碑追思音樂會-快樂的出帆&黃昏的故鄉

10.高一生對台灣有多麼重要?他是偉大的思想家、偉大的藝術家與音樂家,對原住民高山自治有深遠思想的人。

11.如果我們這一代的人,不能對台灣歷史有理解,有膽量去處理這個問題,談什麼轉型正義?



2006年9月出版的《政治與文藝交纏的生命:高山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傳記》書籍、同年10月發行的《鄒之春神高一生》CD。雖然收藏這些成品,但好不容易出版的過程,卻是聽吳錦發老師的廣播節目,才知其中原由。

吳錦發老師寫下推薦序〈純粹而專一的生命〉,推崇矢多先生的高超人格,表現在三個方面:「感情純粹、開闊的人道主義精神、高瞻遠矚的智慧」。並稱「他是我人生的導師」,今日重讀,更了然於心。

高英傑老師的〈為鄒族付出生命 有愛有恨無悔〉為序二,保守的提到「專制體制的污衊和宣傳是可怕而有效的,從此負面評價充斥部落,至今仍然無法消散。」
隨著年紀的增長,他在2018年出版的《拉拉庫斯回憶:我的父親高一生與那段歲月》,少見的寫下「啊!無情的族人」(143-146頁),輕輕提及當年的艱辛。
2020年出版的《高一生獄中家書》將這段風雲變色的過去,更清楚的紀錄下來-〈家屬序:青島東路三號寄來的書信〉(4-6頁),令人讀之鼻酸、目眶紅。亦可參
【追思手冊】原住民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哲人.揭碑追思音樂會頁105。

序三是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教授的〈動亂的時代 生命的悲劇〉,寫到成書的困難,在於「許多珍貴的史料,譬如他喜歡閱讀的書籍、記錄本等,在高一生遭到逮捕之後遺失或被強行取走。」
另,寫到「幫忙蒐集資料的學生將遭槍決前遭五花大綁的原住民族菁英的照片傳到我的E-mail,打開檔案之後,有近1小時我無法冷靜思考與下筆;注視他們猶然堅毅的眼神,我無法了解他們當時的心境。」
書中未收錄生前死後的照片(蔣介石"總統"要求拍下),編者可以理解,如同自己在編輯台獨革命先行者,陳智雄揭碑追思會追思手冊時,並未將智雄仙生前死後的照片放入。

【吳錦發|發哥開講】(2022/6/23):《人間三步》高一生與杜鵑山(中)收聽

重點速記:

1.日治時期,日本著名的人類學家淺井惠倫,與俄國語言學家聶夫斯基(N. A. Nevskij)到台灣進行原住民調查。淺井惠倫到泰雅族田野調查時,翻譯者是花崗一郎、花崗二郎;聶夫斯基到鄒族田調時,翻譯者就是矢多一生(高一生日本名)。

2.推測矢多先生的人道主義思想,是受聶夫斯基影響。

[編按]
聶甫斯基於1935年在俄國出版《Материалы по говорам языка цоу》(「цоу」=「鄒族」)的俄文專書,以《北方鄒族部落語言》為書名發行2萬冊。
台灣一直要到58年後的1993年,才翻譯成《台灣鄒族語典》的華語、俄語對照版的專書。
請詳見【追思手冊】原住民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哲人.揭碑追思音樂會,「7.求學經歷」,頁53-55。

3.他們兩人的後來,聶夫斯基被史達林槍斃,高一生被蔣介石槍斃,這是怎樣的巧合命運?

4.主張原住民自治者,有泰雅族的樂信.瓦旦醫師(時任省議員),鄒族的高一生、湯守仁、杜孝生,以及賽夏族等人。

5.高一生是原住民自治運動的先知先覺者。

6.原住民自治再次提出,要到約10年前,夷將·拔路兒(阿美族,今原民會主委)從澳洲等國外引入自治先進的想法。

7.高一生早已提出自治想法(1947年),付出被蔣介石槍斃的代價。

[編按]
矢多先生於1930年即在書中寫下「自治的想法 」,1947年更提出「自治的藍圖」,請詳見
【追思手冊】原住民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哲人.揭碑追思音樂會,頁55-56、86-90頁。

8.先知先覺者碰到土匪政權,付出血淚的代價。土匪政權把人民當敵人。真理 VS. 陰謀鬼計。

9.在2000年擔任文化總會副祕書長。

10.後於2004年擔任文建會副主委(相當今文化部副部長),以「台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為盾牌,籌備景美人權園區、綠島人權園區。並出版高一生專書(文建會出版,由時任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的鄒族人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教授撰寫/編輯)、發行高一生專輯(文建會指導、野火樂集製作),以及舉辦高一生紀念音樂會。

11.舉辦紀念音樂會,發生料想不到的傳奇事件。



2006年5月,報紙報導文建會舉辦矢多先生的紀念音樂會。(點圖可放大觀看)
出處:聯統日報新聞中心,〈將悲苦生命際遇化作樂曲:紀念鄒族音樂家高一生 文建會辦音樂會〉,《聯統日報》,2006/5/19,B02版。

【吳錦發|發哥開講】(2022/6/23):《人間三步》高一生與杜鵑山(下)收聽

重點速記:
1.我和高一生的「宿世」因緣。

2.長年主持廣播節目,都以高一生的〈春之佐保姬〉音樂作品為節目片頭曲。

3.在西門町的西門紅樓辦高一生紀念音樂會,出席者多到爆場。

4.表演團體之一是家屬,高一生的後代都是音樂家,歌手高慧君和高蕾雅都是高一生的孫女。

[編按]高慧君和高蕾雅,是高英明牧師(矢多先生四男)的女兒。另矢多先生的次男高英傑老師,他的兩個小孩,高健雄老師、高崇文老師都專長於長號樂器。而高健雄老師的一雙兒女,璽媛同學擅長大提琴、高璽均同學專精於小提琴。強大的音樂DNA,全都是傑出的音樂家,足以組成樂團。

請詳見:
高一生哲人追思音樂會側記-表演者篇

【影片】原住民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哲人.揭碑追思音樂會-杜鵑山&千風之歌
【影片】原住民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哲人.揭碑追思音樂會-生命的曙光&為這塊土

5.我到後台和高一生的家屬見面,如高英傑老師(高一生次男)等人,我擁抱高一生的小孩,感覺像在抱自己的小孩,而且知道哪個孩子的手指曾受傷過有疤(握手時印證),為何會如此也不知道,說到這裡就起雞皮疙瘩。

6.相約去拜訪達邦部落,原訂乘坐阿里山火車上山,此為聶夫斯基當年去訪鄒族的乘車方式與路線,然而颱風過後,火車停駛,改搭高英傑老師座車上山。

[編按]
從嘉義市到達邦部落乘坐火車,亦為矢多先生等族人當年的交通方式。由嘉義市坐火車到十字路車站,再從十字路車站步行約1.5-2小時(7公里),才能到達達邦部落。

7.驅車前往高一生故居,見到高菊花(高一生長女),她是非常傳奇的人物,畢業於台中師範學校的她,擔任國小教師,原有外交官的夢想,也著手準備再進修語言、出國留學,因父親突然被捕而受盡辛苦,選擇到歌廳駐唱撐起龐大的家族,她的犧牲與悲慘,是另一個動人的故事。

[編按]
高菊花的藝名為派娜娜(Panana),走拉丁風,是「動感歌后的鼻祖」,與當時知名歌手紀露霞、青山等人齊名。高菊花在父親被誘捕後,勇於承擔起父親的託付,守護家族。

請詳見:
【錄音】《派娜娜傳奇女伶高菊花》紀錄片-承擔的勇者
【追思手冊】原住民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哲人.揭碑追思音樂會「22.家屬堅韌挺過磨難」,頁122-126。
【自由娛樂頻道】白色恐怖下的歌星派娜娜紀錄片首映!青山紀露霞憶起仍覺得惋惜!

8.雖是初訪達邦部落,卻熟悉每個腳落,就像自己住過那裡,詭異的感覺。

9.終於來到高一生的墳墓禮敬,播著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準備喝Beer,經過長遠的生命追尋,我激動的對著森林大喊「高一生先生,我終於來到你這裡了,我終於來到你墓前了」。原本平靜無風的森林與墓前,頓時刮起像颱風的旋風約20分鐘,直到祭拜完、音樂停止、喝完啤酒,要離開時,颶風才停歇。連陪同的家屬高英明牧師(高一生四男)也覺得奇怪。

[編按]
矢多先生在1951年,經過早逝長子高英生(逝於1945年)的墳墓時,曾告訴長女高菊花,「我死後要葬在這個地方,要為我奏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給我一些Beer(啤酒),這樣就好了。」也許矢多先生對國民黨政府高壓統治的行徑,已早有預料。

請詳見【追思手冊】原住民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哲人.揭碑追思音樂會「22.家屬堅韌挺過磨難」,頁107。

10.喊完「高一生先生,我來看你了」就出現異象,實在巧合到太奇異。

11.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就稱為神祕,如果要這樣定義,活存在這個世間,就是活存在神祕的世界。



文建會在2007年初,為出版發行矢多先生的傳記與音樂作品CD舉辦發表會,時任副主委的吳錦發老師侃侃而談事情的始末與簡介矢多先生,並用「感受良多,感觸良深」形容自己的心境。報導相當精彩,大推!(點圖可放大觀看)
出處:舞賽,〈塵封半世紀 高一生音樂傳奇再現〉,《台灣立報》,2007/1/4,11版。

延伸閱讀:
【活動報導全集】原住民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哲人.揭碑追思音樂會
【活動報導】高英傑、林娟微老師賢伉儷(高一生家屬)參訪聖山

2021年3月27日 星期六

【錄音】《派娜娜傳奇女伶高菊花》紀錄片-承擔的勇者


觀看更多活動照片

時間:2021年3月21日(週日)
地點:萬代福影城

《派娜娜傳奇女伶高菊花》紀錄片,一看到派娜娜(Panana)、聽到她唱歌,就很感人,因為知道她的故事。然而局限於素材的關係,紀錄片比想像的還短(about 30 min?),意猶未盡。

與談錄音檔(<--進入頁面後,點擊「下載」即可收聽或下載)

映後座談真的很精彩,play下去聽吧!他們用著不疾不徐的語調,就像帶著聽眾聽故事。

高英傑老師分享大姊高菊花的故事,她與○○醫院病歷室成立歌友會等趣事,並訴說他對大姊的感謝,以及對監製、導演的謝意 n_n~。

野火樂集創辦人&紀錄片監製熊儒賢,則是敘述她與菊花阿姨的相處點滴,並說出「酒是我們帶去的、煙也是我們帶去的」,這類不敢讓高英傑老師知道的事 ^+++^。

導演侯季然分享的事,是比較需要思考的面向,讓當事人說自己的故事(素材有限),或是讓別人說她的故事?@_o


側記

網路上看到派娜娜唱〈La Paloma〉(鴿子)的影片,「野火樂集」寫的說明是:

在達邦未唱完的鴿子我們保留下來了
2007年,"派娜娜"已經75歲,她在達邦家中唱了這首西班牙歌曲「La Paloma」(鴿子),因為感動;所以錄了下來。

若有鴿子飛到你的窗前
請溫柔的對待牠
因為牠就是我

那一夜,她唱著唱著...像是在泣訴自己的傷心人生與舞台紅塵,為了這張影音專輯,我們決定保留她當晚未唱完的這首悲歌!

文字說明給人的感覺,以為是派娜娜因太過感傷所以沒唱完這首歌,沒想到在紀錄片裡,居然是因為忘詞而搞笑的stop ^o^",派娜娜說,哎呀!糟糕了,歌詞忘了~

當時一起表演的藝人回憶派娜娜:

派娜娜是「動感歌后的鼻祖」,很會帶動氣氛(青山)。

我穿旗袍唱歌唱得直直的,不太敢動;派娜娜穿澎澎裙,很拉丁風,唱跳俱佳。但台下的她很靜,喝些酒,很悶的樣子,像是另一個人。她沒有出唱片,可能是政治的關係(紀露霞)。

派娜娜是高菊花的藝名,因為害羞的她,不想讓人知道自己是誰。紅極一時的歌星,卻連一段當年的錄音、錄影都未留下。



知道她的故事(高一生的長女),聽她唱歌,會不自覺的眼眶紅。

高菊花的父親高一生(他廣為人知的名字是矢多一生,當時多稱呼他矢多先生),是日治時期培養的鄒族菁英,自台南師範學校畢業後,回到達邦擔任教師,兼任巡查(警察);戰後擔任吳鳳鄉鄉長兼達邦駐在所所長。他依著對鄉土的遠見,對家人、族人的熱情,擘畫、建設故鄉。

查無事證狀況下,卻遭國民黨羅織貪污、叛亂、共產黨罪名,用愛守護家園的鄉長被槍決於1954年4月17日。

紀錄片之中,出現的另一首歌,是派娜娜很喜歡的歌曲,並且教陳永龍唱的〈千風之歌〉

「野火樂集」說明:

2006年,菊花阿姨聽到《千風之歌》這首歌,深受感動,希望我們去找到這張專輯。阿姨告訴陳永龍說:「如果你不會日文,我可以教你唱。」
於是,就有了這首歌。

南台灣知名的矢多先生遭處決,衝擊了嘉南平原一帶的年輕知識分子。他的離開,是「鄒族人厄運的開始」,家族更遭受許多不堪的羞辱。

父親在1952年9月20被誘捕後,長女高菊花勇於承擔起父親的託付,當時她有9個弟妹要照顧,最小的不到1歲(1951年底出生)。

在這種情形之下,20歲花樣年華的她化身派娜娜,唱歌、養家,即使變成歌手,學習、唱著多語歌曲,依舊掩蓋不住她的長才,「山地公主」是她的另一個稱呼。

紀錄片中,和大姊高菊花(1932年生)相差超過一輪的妹妹高春英(1947年生)說,還好姊姊沒有跑掉,姊姊就像媽媽。弟弟高英傑映後與談說,如果沒有大姊,可能會比谷底還谷底。如果沒有勇敢的高菊花,整個家族可能會支離破碎。或許說,她比較像爸爸的角色,即使羽翼未豐,仍努力張開要守護鳥巢。

相信大家都聽過類似的故事,爸爸經商負債,媽媽因受不了龐大的債務、一大群孩子的壓力,而離去。

在這麼艱困的狀況下,高菊花去前線勞軍時,曾動過離去的念頭,但沒有付諸行動,想到敬愛爸爸的請託、幼小的弟妹們……。

監製熊儒賢說「高菊花可不可以不要只是高一生的女兒?」用這個角度看紀錄片,就可以理解為何focus在派娜娜身上。

然而,因為她是矢多先生的女兒,她是矢多家族成員,她是父親心中「身代長男的菊花(長男代りの菊花)」,她承擔起重擔,以致後來的「辛酸64年」(高英傑老師形容用語,相較於鍾逸人先生的《辛酸六十年》)。

想當外交官的夢想,是否也曾在她化身為派娜娜時想像著?

矢多先生,用愛守護家園的無悔;Panana,用行動撐起家族,有愛、有恨、無悔。

聽歌,〈汝叫什麼名〉~曾梓淞創作演唱,獻給派娜娜~~~

Note:
映後座談時,監製和導演的意思,聽起來是想讓人知道派娜娜被黨國機器如何不好的對待,但又不想講太清楚。其實這和自己在寫「原住民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哲人.略歷」的心情是一樣的,想讓讀者知道國民黨的可惡至極,又不想對高菊花阿姨不敬,如何拿捏再三斟酌、小心。


延伸閱讀:

03/21 《派娜娜傳奇女伶高菊花》影音電影與映後座談
【活動預告】04/17 原住民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哲人.揭碑追思音樂會

2020年3月3日 星期二

追思228暨左派台獨教父史明 大愛精神護祐台灣

Note:
這篇,開頭像新聞稿,越寫越不像。因為高手出現。
寫一半的文章,就當個人心得。


剪綵系列照片,同樣的人事時地物角度,其中出現數張右上角紫光照,想到楊緖東醫師的畫作賞析「紫氣東來,道氣永存,天命承擔,法輪常轉。」(出於心靈畫作「大地之光-來自天國的生機」)。觀看更多照片

2020年,228事件73週年,在國殤紀念日連假的2月29日(週六),由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獨立台灣會、史明教育基金會,聯合在「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舉辦左派台獨教父史明前輩(贊主同修)揭碑追思會。

這場台獨重要指標人物,史明前輩的揭碑、揭像追思會,在中國武漢肺炎傳染病恐慌籠罩下進行,除了回顧1947年的228大屠殺,更追思去年(2019)高壽證道回天的左派台獨教父,也祈求人類能誠心的反省懺悔,以順利度過全球正歷經的各類天災、人禍等災劫。相信正面向上的祈禱善念,會回饋於人民、土地。

無畏中國武漢肺炎病毒的與會者們,珍惜這場籌備已久且沒有因傳染病而取消的盛會,做好防護工作,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被懷疑是中共合成製造的生化武器外洩,而造成的武漢肺炎,讓人憶起2003年亦傳染到台灣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甚至聯想到超過70年前的傳染病。

日治時期的台灣,公共衛生制度良好,1945年12月25日國民政府託管台灣,在國府的“種種德政”下,打破原有公衛制度,傳染病橫行,其中一項就是霍亂,從台灣南部延燒到各地。

1946年有三大社會事件,其中的「布袋事件」、「新營事件」兩項就與霍亂有關(註1)。7月,傳染病擴散到宜蘭,當時的省立宜蘭醫院院長郭章垣站在公共衛生角度提出許多改善措施,卻遭只想中飽私囊的宜蘭市長朱正宗推、拖、拉。這位有擔當、疼惜人民、挺身反抗威權的郭章垣醫師,在1947年成為228消失的台灣菁英,跡象指向貪腐官員作掉正直院長。

2019年盛夏,香港的反送中運動,年底的武漢肺炎,甚至對「少數民族」的「再教育營(集中營)」,都像史明老師說的「共產黨殺人像剁菜頭、剁蒜頭一樣平常!」

全球面對中國「孔子學院」、「一帶一路」、掌控國際組織等各方侵略,史明常說的「台獨就是為了讓台灣人跟全世界的人平起平坐」更顯重要,尤其攸關公共衛生的WHO(世界衛生組織)。否則,「無主無國之民,乃步步滅亡,彩色速轉成灰。人間煉獄,隱然成形,血腥之來,剎那之間,何可逃?何可遁?」(《228台灣神太上真經》第三章:建國)

228不只是家屬的228,更是全體台灣人的228(直接或間接)。史明的人生因為228,航向不同的境界。他在中共解放區穿越紅潮回台,驚覺台灣人被覆蓋在228大屠殺的恐怖陰影,燃燒起他的戰鬥魂,決心「刺蔣」,而後脫逃到日本,改變他的下半生。

追思會的主角,史明(本名施朝暉)成長於台灣的日治時期(1918出生),社會主義思想啟蒙於日本早稻田大學(1937-1942)。二戰時期選擇投入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成為地下情報員,為「排除在台灣的日本帝國主義」(1942-1949,上海租界區、華北解放區)。返台從事「刺蔣計畫」,曝光而逃亡日本(1949-1952)。他為建構台灣史觀(《台灣人四百年史》1962 出版),以白天賣麵晚上寫書的特異方式進行。在歐美巡迴宣講台獨運動與台灣民族主義(1981-1992)。晚年回到台灣力行「台獨的主戰場在島內」(1993-2019),實踐追求台灣獨立建國的理想。

他獨到的見解來自於他特殊的生命史,賺錢不是為了變成「好野人(有錢人)」,而是為了台獨的大眾利益。「他很務實的用生命,來跨越自我修養的潛修課程,檢視生命的世界,實踐真正修行的大愛」。他堅持「我走我所信的路.貫徹到老不回頭」。

揭碑追思會的會後大合照。

歷史,過去與當代的對話。令人不安的傳染病擴散時期,再次追念228與史明前輩(贊主同修),傳遞他們的歷史經驗與成就,並祈求他們的大愛精神護祐台灣。
《228台灣神太上真經》第十章:後序
台灣英靈乃台灣即地大菩薩,亦上帝派駐人間的使者,
因民主、人權積極耕耘台灣而犧牲,
亦因應台灣子子孫孫的福祉而再度與您們同在,
故凡是能夠認同台灣,修持本經,
誓與台灣的安危共生死者,
自然會有一股無剛不摧的力量,必得護祐,
請謹記在心。

註1:
1946年4月,嘉義布袋嘴漁村霍亂流行,警察將漁港封鎖隔離,送錢者可自由進出,貧窮人家無法維持生計上前理論,卻反遭機關槍掃射。同年農曆7月15中元節,台南新營舉辦盛大的普渡活動,民眾集結在廟口看野台戲時,2名員警以霍亂流行為由,終止戲劇表演和解散民眾,演變成警察向台下民眾開槍。

延伸閱讀:
「史明紀念園區」啟用 台灣獨立精神代代傳
「左派台獨教父-史明」紀念碑碑文
【活動預告】02/29 左派台獨教父史明前輩(贊主同修)揭碑追思會

2019年9月3日 星期二

お元気ですか?

於聖山鐘樓區涼亭
常謙虛將自己比喻成「橋樑」的您,已化為無形49天。

お元気ですか?

Note: 
1.靜觀自得之六(楊緒東醫師傳訊於1998年3月1日晨1時30分):
奉天命者,非人、非鬼、非仙、非佛、非魔,是「橋」。
2.「個人極為渺小,不過是一個橋樑,像我光贊只是一個橋樑……」(source:《解經論常》p.94)

記於2019年8月31日

2008/11/7,主持Freddy 演講:我們的開國時代
2008/8/26,於海洋之聲電台訪問包子丸老師
2007/12/23,草屯聖山初探

2019年7月23日 星期二

【消息公告】董事長楊緒東醫師證道回天

一位親人般的長輩離世,不捨。
「消息公告」初版,謹記於個人Blog.
=============================

我們最敬愛的大家長楊緒東董事長,已於2019年7月14日於睡夢中辭世,安然證道回天,享年69歲(實歲)。

2009/5/7,巡視草創期的聖山
楊緒東董事長(光贊同修),本業為醫師,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畢業。自行開業,主治針灸、內婦兒。在母校任方劑學兼任講師20年、校友會總會會長。

除了育才無數,在尚未實施健保的年代,帶領學生中西醫聯合義診,巡迴全國各地造福國民。

楊緒東醫師不只醫病、醫人,更是上醫醫國的實踐家,為社會探病投藥。

他在各個時期,天真堂、天帝教、紅心字會、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等,總扮演關鍵的開創角色,且秉持醫師的奉獻精神,付出不求回報。

1996年起,念茲在茲台灣要民主建國才有幸福將來。醞釀、發起「台灣人拜台灣神」的社會運動,已故的大地董事張炎憲教授簡言之,此目的在:一、重建台灣人的歷史傳承。二、傳遞台灣人的歷史經驗。三、肯定台灣人的歷史成就。

楊緒東醫師接著聚合眾人之力,建設「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像戶外民主教室般傳播台灣歷史(轉型正義基礎),又像台灣祖廟的精神概念。

2009/10/27,聖山,稍具雛型的教育中心旁
他畢生推動心靈改革、公民教育、社會公益活動,期能影響更多人,為經營台灣美好的未來而努力!

如今雖形滅,但英靈不滅,浩氣長存,回天養靈,持續無形應化有形。

本會將追隨楊緒東醫師大愛修行的奮鬥精神與理念,朝建立正常民主台灣國而努力。懇請各界朋友,繼續支持、愛護、疼惜本會。

2009/5/29,參加完賴和文教基金會活動,留影於百年蓮霧樹下。
笑得有點靦腆,因為有顆牙齒離家數日進廠保養。

Note:
1.尊重家屬低調的意願,楊緒東醫師的身後事與飾終儀式已莊嚴隆重舉行完畢。
2.公開追思活動,日後將擇期公布於本會官網。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全體一同
2019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