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5日 星期四

「台灣典範人物研習營」回想與雜感

(photo source: Wu San Lien

會參加第16回夏季學校的動機,主要是被「台灣典範人物」的議題吸引,講師們如何介紹、談論台灣典範人物,也是個人所好奇的,對於這些完全不熟、半生不熟、有點熟的典範人物,有何資料是需要再加以探索閱讀,亦是課程之中期待的部分。

典範人物代表選取清朝到日治出生的人物世代,各行各業囊括台灣民族運動、媒體、文學、佛教、藝術、原住民、長老教會、台獨運動等8位典範人物,認知他們成長的背景、面臨的時代問題、對台灣的想法與貢獻。

「台灣議會之父林獻堂的『變』與『不變』」由黃富三老師主講,台灣地主士紳家族霧峰林家,日治時期堪稱為台灣自治運動領袖的林獻堂(1881-1956),歷經清朝、日本、中華民國三種政權更迭,其政治路線主張歷經五階段的變化,自1910年代同化會與六三法撤廢運動、1920年代議會運動、1930年代地方自治聯盟、1945-1949聯省自治、1949-1956的絕望。不改變者其一是自治的理想、其二有強烈的漢族意識、第三採取溫和手段、第四具有組織領導能力、以及不正面衝突。林獻堂的評價正反不同,黃富三老師下的結語為:林獻堂一生爭取台灣自治之夢卻未圓,當是最大之憾事。

林淇瀁(向陽)老師帶來「跨時代的台灣報人吳三連」的專題演講,從報界、政治等多方向談吳三連(1899-1988),他以溫和的方式對抗威權政府,日治時期對抗統治者壓榨農民的「台灣米穀輸出管理法案」;國民黨時代辦自立晚報,以無黨無派獨立經營抗爭言論自由;1980年代對黨外的支持,始終選擇站在人民與土地的利益之前。向陽老師所下的結語:吳三連是台灣報人的典範。

李筱峰老師以「台灣革命僧:證峰法師林秋梧」為講題,說明林秋梧(1903-1934)的生命雖然短暫,卻以濟弱扶傾的俠義精神刻劃出一生的傳奇故事,從知識分子到步入禪門,再以入世的宗教觀從事佛教改革與社會運動。林秋梧宗教思想的核心是「怎能偏重來世的淨土,而忽略現實的台灣?」並非空泛的來世;一首七言絕句更道破他的入世宗教精神「菩提一念證三千,省識時潮最上禪,體解如來無畏法,願同弱少鬥強權!」筱峰老師也提及自己對民間信仰的期待,是能理性去除迷信部分、留下所敬拜者的精神面。面對當前中國共產黨的紅潮入侵,認為台灣人如有1920年代這些前輩的精神,對方就怕了,關鍵在於台灣人民的普遍覺醒,包括理性生活與堅定的普世價值觀念。

彭瑞金老師帶來「為黎明前台灣點燈的吳濁流」專題報告,解讀吳濁流(1900-1976)著名的小說代表作《亞細亞的孤兒》,這位不簡單的文學家如何以筆為劍見證時代、反思歷史。其中有兩個重要的觀點,其一吳濁流不是抗日文學家,倘若研究者用現代的想法,尤其是以國民黨的想法解釋過去的歷史與文學,是落入中國人抗日思想的框架。二則孤兒意識是從日治時期至今,長期存在於台灣的狀況,要更積極認知孤兒的事實,只能靠自己勿想依賴他人的心態,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台灣路。

「顏水龍與林獻堂─故鄉理想的文化」由顏娟英老師主講,從顏水龍(1903-1997)與林獻堂的關係談起,顏水龍在日本與法國學習繪畫時,如何受到林獻堂的栽培,顏水龍回到家鄉後又如何致力於台灣美術的推展、寄情開發傳統手工藝技術與設計,作品的特色之一是以原住民題材展現他對鄉土的關懷。20世紀台灣美術史的重要藝術家之一顏水龍,畫風澆灌出對台灣溫暖的愛心、文化與未來的期許,點滴在這堂課被重現。

「原住民的先覺者:從鄒族高一生的手記、獄中書信、詩歌看到先覺者的風範」,由研究高一生(1908-1954)相當早期的陳素貞老師主講,聚焦在高一生所留下的史料內容。高一生歷經三段生涯有三個名字,原住民名Yuongu e Yatauyongana,日文名矢多一生,到高一生。日本時代他是身兼教員和警察的菁英,與部落之間會有何磨擦;國民黨時期,在228事件發生時,鄒族與嘉義人對抗國家的戰事,他的角色又如何;最終如何被扣上新美農場貪污罪名治罪、爭取原住民自治如何被構陷成叛亂分子。對比早期與現在出版的資料變化,藉以瞭解政權變動中,原住民社會的重要素材。陳素貞老師的結語是:政權者的貪婪導致人民無法安居樂業,從先覺者的典範我們得到啟發與勇氣,但仍然感到錐心的痛苦。

鄭仰恩老師以「胸懷普世的台灣本土神學教育家─黃彰輝牧師」為題,帶領大家認識台灣歷史上,創下無數個第一紀錄的黃彰輝牧師(1914-1988),其重要貢獻有四點:立足台灣,貢獻普世運動(ecumenism)的精神;實況化(contextualization)的信念,亦即定根在土地;「呣甘願」(m-kam-goan)的神學,是一種政治的抵抗,有台灣人出頭天之意;自決/自覺(self-determination)的主張。黃彰輝是台灣的宗教家,提出的概念卻影響著世界,他特別的世界觀,核心價值在於尋找自己的身分認同。

張炎憲老師以「台灣獨立運動的典範─黃昭堂」這位近代史人物為題,處在變動年代的台灣,黃昭堂(1932-2011)如何從台灣獨立運動的開拓者、進而變成守護者,所論述的台灣民族主義為何。黃昭堂常說「台獨是我唯一的專業」,職業可以選擇,但唯獨台獨這門行業,並不是每個人有機會或有意願選擇,況且在戒嚴年代談台獨,是以生命做為賭注,然結合學術理論與社運實務於一身的黃昭堂,早已把台獨運動當成終身的志業。如果沒有他,在日本的台獨運動難以維持;假使沒有他,台獨運動無法從日本開枝散葉到美國。認識黃昭堂,除了可以知道台獨運動者的想法,更能進一步認知台獨運動發展的脈絡,激勵台灣人追求建立自己國家的動力。

除了這8堂典範人物的課程,此次夏季學校因巧遇Soulik颱風,原訂「台中文化巡禮」的戶外課,上午改由吳文慧老師主講「台灣音樂流行史」,藉由觀看《四月望雨音樂劇》,帶領學員享受一場感性與理性的知識之旅。下午則把戶外課轉變為室內課,文史工作者陳仕賢老師透過照片與風趣的解說,引發學員相偕在研習營結束後自行到台中市巡禮文化的動機。

最末的綜合座談與學員的雙向溝通,炎憲老師以理服人的分析與充滿自信的神情,是研習營結業前激勵人心的重要結尾。誠如營隊緣起的文字所述「讓我們重溫他們一生不凡的事蹟、言行及智慧,或可在現今這渾沌晦暗的時局中照見光明,給予我們心靈及思想上更多的省思與啟發,引領我們看見真正屬於台灣的歷史軌跡。」從8位典範人物的主題,可發現不管其生存的時代背景如何,共同的特點是他們把台灣當成家園,在貢獻的過程雖遭遇不同統治政權的曲折,面對問題時的思考與作為,卻留下歷史的見證。現代的問題激發我們瞭解過去的歷史,認知過去困難下的努力,以作為現在突破困難的啟示。就歷史脈絡來看,當代的人物在當時往往未受到重視,反而是之後才回饋給他們應有的榮耀。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所從事的文化工作,在台灣或許不如選舉般被重視,但耕耘本土文化何其重要。台灣意識的發展,以認識台灣為優先,先想到腳下的土地,建立以台灣為主的思考,審視歷史現象就有不同的解釋。生存在台灣,理解台灣是我們的責任,越理解台灣,生活在這塊土地才越有價值、更有自信心。台灣要建立國家,除了等待機會來臨,先決條件是台灣人要有獨立運動、建國的準備,才能人助、天助。撼動人心的點滴字句,為第16回夏季學校,畫下暫停的休止符。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