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在台灣,一般所知的五營信仰,多位於濁水溪以南。所選定的調查對象為「虎山巖」五營,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虎山巖位於的花壇鄉岩竹村,是外婆曾居住的故鄉,算是我幼年成長的村庄。二為虎山巖位於台灣中部屬濁水溪以北,也藉此調查以濁水溪為界線的南北部五營,是否有文化在擴散過程的差異痕跡。
二、地理位置
「虎山巖」五營位於彰化縣花壇鄉岩竹村。花壇鄉地處彰化縣的北部,周圍的鄰居分別是東邊為芬園鄉、南接大村鄉、西鄰秀水鄉、北接彰化市, 如圖1所示。岩竹村位於八卦台地西側山麓, 如圖2紅圈處。
圖1 花壇鄉地理位置 |
圖2 花壇鄉地形分區圖 |
花壇鄉在1750年(清朝乾隆中葉)隸屬於白沙坑庄, 1919年(日治大正8年)隸屬於燕霧上堡茄苳腳庄,1920年(大正9年)地籍改革後,改名為花壇庄,1945年(民國34年)隸屬花壇鄉,設有18村。 虎山巖則位於花壇鄉岩竹村。
四、虎山巖簡介
「虎山巖」名稱由來,「虎山」乃是因山形狀似臥虎, 「巖」是佛教的民間道場,亦即民間佛教。 面積佔地七甲多。是彰化八景之一的「虎巖聽竹」。虎山巖創立於1747年(清乾隆12年), 但原建物於1983年改建,將原土角材料改為紅磚混合水泥的建材建造, 現為三級古蹟。
虎山巖主祀神明為觀音佛祖,傳說清朝時在虎山巖附近有牧童在此牧牛,牧童在此蓋一間小茅草屋,參拜土塑的觀音佛像,希望自己可以放心遊玩、牛隻不要走失,年末休牧將此撤除。牧童回家後個個失神狀,牧童家長詢問後向觀音佛祖祈求後才平安無事,剛好此時有慧進大師路過,指點此地的靈氣,加上地主賴鳳高獻地並發起建廟, 經過一番過程,才促成虎山巖的誕生。也因此觀音佛祖成為虎山巖的主祀神明。
圖3 虎山巖模型圖,紅圈處為虎山巖主體建築 |
圖4 虎山巖源起牧牛圖,刻畫於牆柱上 |
五、虎山巖五營相關
虎山巖五營相關資料,整理如下表1,將分別詳述如後。
表1 虎山巖五營相關資料
村庄
|
庄廟
|
主祀神明
|
五營系統
|
內五營
|
外五營
|
|
外形
|
象徵物
|
|||||
岩竹村
|
虎山巖
|
觀音佛祖
|
不詳
|
大令
五營旗
五營頭
|
小祠式
|
竹符
|
(一)內五營
內五營一般是主祀神明的護衛,負責廟本部的無形安全防衛。 防禦虎山巖觀音佛祖內五營的象徵物,有大令、五營旗、五營頭(首)等構件。另一特別之處,是在內五營上方的木造建物內,有一蜂巢,穿梭在此處的蜜蜂,被廟方認定為象徵千軍萬馬的無形兵將。
圖5 虎山巖內五營 |
圖6 內五營上方的蜂群,蜂巢隱於木建物內 |
外五營的外形及象徵物形式較內五營多元,虎山巖外五營的外形屬於小祠式,高度在成人以上,小祠外貼有門聯,用以標示出屬於五營之中的營位。象徵物是用一支竹符與五色布(觸感像是紙質,不像布料)的呈現方式,竹符畫有畫符「鎮罡」以及方位。在我的田調過程,發現廟方對於各營元帥系統、兵將數量、外營營口方位不清楚,因為無法獲得更多詳細資料。
圖7 虎山巖外五營外形 |
圖8 外五營象徵物-01 |
圖8 外五營象徵物-02 |
田野調查虎山巖的外五營,所得資料如下。
1. 左、右營
因外五營的兵馬眾多,虎山巖另外在廟宇前方位置,設置左營與右營,以擔任大總管管理外五營。左營面對280度方位角,右營朝向50度方位角。在廟宇附近的外營,由廟方管理與維護,擺設相較之下顯得簡單,環境維持相較之下呈現不雜亂狀態。
圖9 虎山巖左營與右營位置圖 |
圖10-01 左營外形 |
圖10-02 右營外形 |
2. 中營
中營設於虎山巖的左前方,老榕樹之前,朝向30度方位角。管理與維設,與左、右營情況相似。在訪問過程中,廟公與管委會對於中營的位置說辭不一致,廟公表示中營曾經移動過, 管委會人員則表示未移動過。
3. 東營
圖11 虎山巖中營位置圖 |
圖11-01 中營外形與周邊環境 |
圖11-02 中營內部擺設 |
3. 東營
東營位於礦底寮接近盡頭處(是一條無尾巷,沒有路通往其他地方)的小溪邊竹林旁,朝90度方位角。在廟外的五營,由附近居民來管理,擺設物品較豐富,東營擺設有鮮花、素果、敬茶,環境維持也相較於由廟方管理的外五營乾淨、整潔。
4. 南營
圖12 虎山巖東營位置圖 |
圖12-01 東營外形與周邊環境 |
圖12-02 東營內部擺設 |
4. 南營
南營位於第八公墓的出入口,面向70度方位角。廟外的外營由村民自動自發維護,南營擺設物品有鮮花、敬茶、香環,環境整潔。
5. 西營
圖13 虎山巖南營位置圖 |
圖13-01 南營外形與周邊環境 |
圖13-02 南營內部擺設 |
5. 西營
西營位於仁愛橋邊的轉彎處,面對90度方位角。如上所述,廟外的五營由村民自動自發維護,西營擺設物品有鮮花、飲料,環境整潔。
圖14 虎山巖西營位置圖 |
圖14-01 西營外形與周邊環境 |
圖14-02 西營內部擺設 |
6. 北營
(三)儀式
收營儀式為一年一次,於農曆的12/15舉行,儀式單獨由童乩執行,只收回安置於外五營柱子旁的黑色五營旗,收回放在廟內加光。
安營儀式為一年一次,於農曆的01/15舉行,目的在將五營旗安回外五營以繼續保衛無形空間的庄頭,儀式相較於收營盛大,會有陣頭、四轎等安營儀式,並由岩竹村村民共同參與,一般約費時一日,村民也會在預定抵達的地點,準備餐點。在此可發現岩竹村的地方意識,透過安營儀式動員與凝聚。
賞兵(犒軍)儀式每月兩次,於農曆初一、十五舉辦,時間為下午的3-5點。兩種方式會同時並行,一為由虎山巖管理委員會主委主持,在廟前舉行,擺設馬水草、並擺設貢品,藉此方式兼聯誼活動;二由岩竹村內的鄰長輪流,在自家門前祭拜。
上述儀式,虎山巖並無留下影音紀錄資料。
六、結論
民間信仰在擴散的過程,因人為的因素,開始產生變動。以岩竹村的虎山巖為例,由早期的佛教轉變為民間佛教,加入了道教等其他元素,轉變為特有的虎山巖式信仰。就如同寺院外象徵「虎神爺」的老虎雕塑,由早期的一對成年虎,演變為增加三隻小虎犬,外加祭拜的香爐。文化在擴散的過程,開始變形,虎山巖的五營信仰,已與原先在濁水溪以南的五營信仰有不同之處,安置五營是為了保衛村庄在無形方面的安定原意不變,但元帥系統、象徵五營的顏色、兵將的數量已不為人知。
總的來說,岩竹村凝聚地方意識的方式,仍是透過外五營的安營儀式來持續,在儀式之中,村民家家戶戶動員起來,除了祈求五營信仰守護村庄,也透過儀式來聯絡感情,一個月兩次的犒軍,更緊織著村民之間的在地意識。
後記:
知識除了透過學習,另一方面就是來自於土地的田野調查發現。田調是一門有藝術的大功課,要仔細的留心所見所聞,並且加以比對調查而來的訊息,重點是,對於自身成長的地方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我想,這是每個人都應該修的人生課程,基本的「認識家園」功課。
最後我對台灣五營信仰的期許,以董芳苑老師的話做為結尾:「倘若『五營將軍』真的有靈有聖的話,祂們的新時代任務應該是驅逐那些出賣台灣的妖魔政客,並且為『台灣共和國』的誕生而戰。」
參考資料:
專書:
周璽總纂、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彰化縣志》(台北市:文建會,2006)。
林美容,《臺灣的齋堂與巖仔:民間佛教的視角》(台北市:台灣書房,2008)。
虎山巖管理委員會,《虎山巖史略》(彰化縣:虎山巖管理委員會,2009)。
黃文博,《南瀛五營誌:溪南篇》(台南縣:南縣府,2006)。
葉爾建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採集組編輯,《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一,彰化縣(下)》(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4)。
董芳苑,《台灣人的神明》(台北市:前衛,2008)。
謝英從等撰述,《花壇鄉志》(彰化縣花壇鄉:彰化縣花壇鄉公所,2006)。
田野調查:
楊岷達口述,2012/05/03,Aries採訪。
廟公口述,2012/02/27,Aries採訪。
網路資源:
台灣概覽(2012/05統計),http://twinfo.ncl.edu.tw/tiqry/hypage.cgi?HYPAGE=local/map.hpg&graph_id=1000708
花壇鄉便民服務網/交通資訊/岩竹村,http://www.chcg.gov.tw/files/16_%A9%A5%A6%CB%A7%F8.jpg
彰化虎山岩網站,http://www.ttvs.cy.edu.tw/kcc/90lukang/tiger2.htm
彰化縣花壇鄉岩竹村,http://www.ume.com.tw/503009/Default.htm
彰化縣花壇鄉岩竹村/村里通(2010/03統計),http://ch.village.tnn.tw/village05.html?id=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