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Anny(贊照)之娃娃版《228台灣神太上真經》〈源起〉

拍照時故意把大眼睛閉起來的anny
聽小孩唸《228台灣神太上真經》的經典,真是件享受又有趣的事
孩子總是憑感覺在誦唸,不知她何時要唸出什麼發音,不時會有驚奇或意外突然發生 ^^~


Anny(贊照)版的〈源起~~~


文字對照:歷數百年來,台灣出現許許多多的民族英雄,為保台、護台、建國而受到外來政權的打壓、殺害,皆以土匪、叛徒、暴民視之,祂們現在得其道而證位,成為無形中的轉輪力量,護祐台灣的子子孫孫,邁向自由法治的民主大方向,冀完成台灣成為舉世傲人的民主大國。


於外來政權在台灣有所謂之”忠烈祠”……(背景音是贊可的哭聲)

延伸閱讀:

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屏東排灣族石板屋遺址、水上草原

source: 台灣概覽
霧社事件」,因為《賽德克.巴萊》這部如史詩般的電影問世,引起社會大眾對賽德克族,甚至太魯閣族、泰雅族的好奇與探索。在台灣國境之南的屏東,自古以來有琅嶠十八社的恆春半島,在1874年發生的「牡丹社事件」,若拍成電影,想必也是另一波帶動討論排灣族抗暴的絕佳議題。

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在《臺灣為何教我哭?》一書中,訴說著因為《海角七號》電影所帶給她的影響,讓她更加想深入瞭解「台北以外的另一個台灣」,書裡的〈南北紀行-恆春半島,最南之南〉篇,深刻的描繪她所體驗的屏東,像說故事般的寫作方式,其中又帶有認識歷史的意味,會讓人想繼續閱讀這本書籍。老實說,透過一個日本人的台灣體驗來認識台灣,心裡的感受竟是無法言喻的複雜,也許就像日本友人所說的,在台灣找到比日本更日本的日本精神那種五味雜陳的心境。

屏東面台灣海峽的小礫石岸邊
屏東,這塊蘊藏著豐富的文化與生態的玫寶,有狹長的濱海道路南行,轉個彎好像置身於另一個群山環繞的世界,典型的熱帶氣候從沿著山路而生長的熱帶特徵植物可看出。

牡丹鄉與台東交界的東源部落,有個據說是排灣族人聖地的特殊水上草原,是國家級的珍貴溼地,草原因生長在水上,所以踩踏時會帶動草原的晃動,因為是聖地,進入時需要有排灣族人帶領,經過特別的儀式後才得以進入。雙腳直接親吻柔軟、溼潤的草原,聞著野薑花香與泥土的氣味,聽著老鷹在空中盤旋時的鳴叫聲,被包圍在青蔥翠綠的山谷之中,與土地這麼近距離的接觸,這就是原住民的老祖先進入獵場前的感受嗎?

遠眺水上草原
踩在水上草原,腳會往下陷到泥巴裡,“運氣很好”才會掉到水
牡丹水庫上游的Cacevakan石板屋遺址,據估是600年前的排灣族家屋遺址。石板屋是台灣原住民之中,魯凱族和排灣族因應居住地環境而衍生出的特有住屋。現存完整的石板屋群則是位於屏東春日鄉老七佳部落。

石板屋解說牌
頭目住家遺址,凹字型石板為門楣下方的石柱
清朝統治台灣的「番界」是現在屏東的枋寮,亦即訪寮以東不屬於清朝的國界,話雖如此,但台灣的原住民與平埔族自17世紀以來,與各種文化有或多或少的交流,漢人更是不時越界與生番(原住民)、熟番(平埔族)接觸。漢化至今,還能看到屏東的深山裡保有排灣族石板屋的住屋族或遺址,實屬難得,原住民非文字的文化,早已超過漢人在台灣有文字的400年記載。

一幕排灣族婦女靦腆對遊客的微笑,相較於漢人婦女聲嘶力竭招呼遊客購買產品的畫面,其民族性格不言而喻。教科書之外的更多歷史,是親身體驗,才有的收獲。


延伸閱讀:
台灣原住民系列報告-魯凱族&排灣族
驕傲的為自己的族群留歷史 

2012年7月18日 星期三

阿母的粗線條

阿母說,字跡不好看的筆記本
看到的人,不要告訴她喔!

某日阿母在打完電話後,看著他的記事本,說「乳牛走了快一年了」
原來他的記事本寫著「100年 8/23  7/24凌晨1-3半  乳牛往生  住聖山  修練」(應該是8/24,誤植為7/24)

感覺阿母是很粗線條的人,大而化之比較像她的個性
沒想到她把乳牛的事記下來

乳牛

身為另一個一家之主,要應付的家庭事務大多
凡事迅度處理、粗線條以對,才會快活吧!?


真是讓我surprise的阿母 ^^~



延伸閱讀:
【影片】追思愛犬~乳牛 

2012年7月16日 星期一

大推:杜正勝-台灣主體教育之困境與展望

(photo source: 中研院史語所)


「台灣主體教育之困境與展望」主題演講,是教育部長杜正勝在2008年卸任後的演講,重點可分成四部份:首先分析意識形態,接著是地方性與國家的概念,再來是教育的重要性,最後是台灣文化啟蒙運動的急迫性。

我為何推薦這篇長文?因為文章內的每個部份,都是可以繼續研究的有趣議題。不印出來細細閱讀與品嚐,實在可惜。

從扁政府執政的8年不難發現,只要反對黨國民黨對執政黨提出異議的,不管是非對錯,台派總是跟著反對黨隨之起舞「打自己人」;而不論反對黨出了什麼包,國民黨陣線的人總是捍衛到底「把黑布染成白布」。這個性格,其實與台灣人血液裡流著平埔族的基因有關連,杜正勝部長認為,此族群的特色是「濃厚的妥協性格、對外來統治者的奴才心態」。

遠的文獻不說,清朝的郁永河因來台採硫磺而著《裨海遊記》;法國人馮秉正受康熙之任來測量台灣地圖,在台時期的見聞收錄於《方豪六十自定稿》上冊。這些文獻的紀錄,可發現當時台灣的平埔族、漢人、清朝官員彼此間的互動情況,尤其透過非官職人員的記載。這也是杜正勝部長一直強調,教課書若非學習文言文不可,內容必需與台灣有相關,透過以古鑒今的方式,探討台灣今日種種課題。

教育部長杜正勝為何會被大中國意識形態者恨之入骨,可從這篇大眾化的文章讀起。



相關閱讀: 
台灣主體教育之困境與展望(下) 
台灣主體教育之困境與展望(中)
台灣主體教育之困境與展望(上)
主題演講:台灣主體教育之困境與展望


延伸閱讀:
杜正勝教授談台灣史與教科書(下)
杜正勝教授談台灣史與教科書(上)
杜正勝:換個角度看台灣的新思維
【杜正勝教授演講】作為國家史的台灣

2012年7月11日 星期三

凝聚宜蘭認同之父-陳定南



「好山、好水、好蘭陽」的宜蘭,因為有陳定南縣長的遠見,「宜蘭經驗」成了宜蘭人的驕傲,也因為陳定南兩任縣長的執政,成功凝聚宜蘭人的地方認同。陳定南,無疑是宜蘭認同之父,他扮演啟蒙的重要推手。


陳定南在台大選讀法律系,主要是受《紐倫堡大審》電影的影響,希望藉由法律來發揮他的正義感,但後來選擇從商。直到1979年美麗島事件以及林義雄滅門血案,才促使陳定南踏入政壇,並深思「台灣人民任人宰割,做生意賺再多的錢又有何用?」

1981年以黨外身分當選宜蘭縣長,打敗國民黨30年來在宜蘭的執政。1982年規劃宜蘭運動公園、羅東運動公園、冬山河親水公園、武荖坑露營地……等建設,陳定南對公共工程品質的要求,是「宜蘭經驗」成功的奠基。「陳青天」的別名,乃起因1983年鐵面無私處理縣內水泥廠的「青天計畫」,讓終始蒙在一層灰的宜蘭人民重見青天,重新擁抱宜蘭的大自然。1987力抗台塑六輕在宜蘭設廠,與王永慶公開在電視辯論,六輕後來轉至雲林麥寮設廠。當年就體認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以魄力一次次對抗壓力,確保宜蘭好山好水得以永續發展,打造宜蘭在地的特色,奠定宜蘭國際化的基礎,是陳定南特有的遠見。


1987年,在228事件40週年,陳定南參加鄭南榕籌組的「228和平日促進會」遊行及演講,是唯一挺身參加活動的縣市長,顯示他一貫抗拒威權的作風。



擔任令人驚艷的宜蘭縣長之後,歷經四任立法委員,以及扁政府時期的法務部長。然而「會做官,不會做人」是他的缺點也是優點,認真、執著勇往前衝的個性,不近人情的改革與廉能,讓他在政治環境難免有志難伸。




莫使大地赤裸,勿讓綠野生瘡 

Let the earth be clothed  

Let the green be green



總的來說,陳定南使人懷念的為官品格,就是做了凡人認為不可能的事。以小見大觀之,他從一而終對公義的堅持、凡事盡善盡美的認真態度、建設鄉土的遠見、勇於抵抗威權與壓迫……在在作為是台灣人應該效法的典範,也是台灣要成為一個美麗、正常的國家,應該追隨的愛鄉愛土精神。




參考資料:
王文玲、蕭白雪,《為官的品格-陳定南留給我們的未完成事業》(台北市:商周,2007)。
孔孝瑜,《變天:陳定南傳奇》(台北市:日臻,1994)。
陳定南教育基金會



延伸閱讀:

2012年7月1日 星期日

嘉義的228場域

一個號稱是"國家級"的「228國家紀念公園」,只是空有虛名。

耗資9.5億經費的國家級紀念公園,早在2009年2月底就移交嘉義市政府維護管理(見營建署,產生權責不清的國家級產物。沿途因指標不清,加上公園外觀缺少說明、入口標示不清,很難相信這是座國家級的228紀念公園;公園內的「愛  勇氣  二二八」展示由施明德的「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 策展,沒有意外的,看到不任何228大屠殺與蔣介石有關的資料,只見陳儀在此繼續扮演著“余文”的角色。整體而言,看不到「228國家紀念公園」有何實質內涵,倒像是馬政府急於擺脫228的草率交待,而“空曠“就是這裡的形容詞
一個全國首座228紀念碑,孤零零的站在彌陀路上。

那個年代,以228公義和平運動人士為首的一群有識之士,在風聲鶴唳的驚恐政治環境之下,以抵抗的實際行動催生這座228紀念碑,在大批軍警的包圍下破土,完成後仍有立場偏激的保守人士來潑漆,這就是打破228禁忌的全國首座標的物。可惜的是,若想在此沉思片刻,四周的汽機車引擎聲隨時會在耳邊呼嘯而過,若想在此舉辦活動也得封路進行。
一個全國首座228紀念公園、紀念館,硬體發揮特有的在地風情,軟體相較之下顯得空虛。

館內展品有些空虛,「干欄式覆土」生態綠建築的紀念館並未發揮其教育的功能,倒是戶外會發出音樂的鎮魂之碑與梅花鹿共飲泉,融入雲嘉南特色的設計。
一個隱身在鬧區中的陳澄波.228文化館,館藏豐富。

地址碰巧有228的「嘉義市二二八紀念文教基金會&陳澄波文化館」沒有華麗的外表和奧援,自成立以來沉著、堅持的推廣著美術與教育,一如陳重光老師(陳澄波長子,上圖白髮長者)的個性般溫和且堅持的實踐父親的理想,以美術提升台灣人的地位 

民間單位雖然沒有官方的資源,但民間做給官方跟進倒是時有所聞,例如228紀念碑的建置。實際走一趟嘉義與228相關的場域,將有更深刻的體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