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6日 星期日

颱風日,憶起齊柏林


尼莎颱風經過台灣,新聞報導著「屏東佳冬焰塭村"淹水牆"紀錄歷年淹水高度」,災區的災情,與電視前的人無關?漠視土地、海洋的求救訊息,局外人會不會是下一個災民?

齊柏林在《我的心,我的眼,看見台灣》的「活在被包覆的世界,甘心嗎?」寫到:

我的生活範圍大都在城市裡,公務員的日子過得算是穩定。現在的城市生活像是一個安全的網絡,把個人包覆其中,隔絕了自然,看不見災害,看不見破壞。如果選擇一輩子躲在城市裡,不往外探索,人很容易有種錯覺,覺得世界十分安全美好,沒有任何問題需要解決。

超市買得到任何你想吃的農產品,天氣熱就開冷氣,假日就到大安森林公園和建國花市逛逛,接觸一下所謂的「大自然」。人生也可以選擇最穩當的路,選擇什麼都不去看、不去想,日復一日地工作,等待退休的那一天,領著一筆錢,好好度過餘生。


純樸的文字記載,流露他細膩的思緒,寫出一般人的生活日常、心裡現象。「都市人」和大自然隔離得很遠,明明是海島子民,卻對山、海如此陌生,戒嚴時期的山禁、海禁,的確發揮了作用。

齊柏林喜愛在颱風過後去空拍,並不是刻意去拍山河如何變色、或不良工廠如何趁著颱風夜將河川染成彩虹河的畫面,單純是颱風掃除了空中的雜質,天空恢復了乾淨、鮮豔的本色。如果你曾在颱風剛離開時,抬頭仰望,會發現天空的顏色是如此湛藍,一如齊柏林形容的清澈。

第一次聽到齊柏林的名字,還誤以為是一個漢譯的外國人名字。其實他也是長大後,才知道「齊柏林」是一戰時德國發明的飛行器名稱,不知情的父親剛好幫他取了飛行船的名字。

也許是因為《認識台灣》的紀錄片(2013/11上映),而知道齊柏林導演這位人物,刻版印象把他想成是有台灣心的外省第二代、人面廣的公眾人物。閱讀他的著作《我的心,我的眼,看見台灣:齊柏林空拍20年的堅持與深情》(2013/10出版)後,反而認為他是與你、我一樣的平凡人,一個很努力要實現夢想的普通人。

念高職時,他只是對拍照偶爾有興趣,會拿著爸爸的老相機,去拍些大自然景物。畢業於普通的工業管理科,曾一度以拍攝美美的室內設計案件的雜誌為生,久了反而提不起勁照像。1990年進入國工局,空拍記錄高速公路的興建過程,開啟他從空中俯瞰拍攝的視野(經過克服空拍的種種不適)。公務之餘,租用直升機從空中拍攝地景的昂貴費用,實在不是他可以負擔,還好在他與直升機公司熟識後,一有機會就“搭便機”拍照。

此時的他,只是對高空拍地景有興趣,拍的照片還是放在家中自我欣賞。有些類似一般人到觀光景點會拍照,但某物背後的意義或歷史卻不太明白所以然。

偶然的機會,從1998年開始,《大地地理雜誌》發表相關議題需要照片時,會請齊柏林支援照片,促使他更了解所拍照片的相關知識,例如西台灣沿海魚塭、蚵架等空拍下美麗的幾何圖形,背後卻代表著超抽地下水致地層下陷、海岸線淪陷於人工設施等環保議題。

他意識到,原來他空拍的照片可以發揮作用。

看著地景不斷快速的變化,高樓平地起、山林迅速消失、河床砂石被一卡車一卡車載走、河川似月娘陰晴圓缺染成不同顏色,朋友告誡他不可發表照片,擋人財路後果難料。但他好像也跟著天地同悲,加上自己與日俱增的年紀、身體在高空飛行搶拍鏡頭的職業傷害等,各方面都要與時間賽跑。2009年莫拉克颱風是關鍵的臨門一腳,地表「深層崩壊」的規模,讓他嚇一大跳:

我深深覺得,這樣的記錄工作不快點做,可能以後也就來不及做了。我們只記得災難來臨的慘烈狀況,卻從未從頭去細究,何以災難會發生?我覺得,記錄工作的意義不僅是單純記錄台灣這片土地的景色、樣貌,還能進一步去觀察和警戒環境災難。

種種堆疊的因素,20年空拍經驗的他,見證山河的傷口血淚,立志「拍攝一部記錄全台灣的空拍影片,就是《看見台灣》」。經過幾翻思索決定辭去再3年就能退休的公務員職務,投入拍紀錄片的“萬底深坑”。「這咁有可能?」是大家的好奇。

新手的他,拿房子去抵押換資金,傻勁與勇氣十足。

專業的攝影鏡頭,其他國家的公共電視像NHK、BBC有這樣的基本設備,如美國高空拍攝高速公路上警匪追逐的新聞畫面,就是用特殊的拍攝系統(內建陀螺儀穩定器,抵抗震動、提供穩定平順的畫質),才能不被直升機的振動影響,但台灣卻沒有。他投入2千多萬買特殊拍攝機器。

他和一般人一樣,專業領域是強項,之外仍有許多不知道的,所以一直在摸索、學習新的事物。

他想在紀錄片的結尾,製造雙腳踩在土地上的畫面,但是如何在稻田做出大腳印?地點選在有大片稻田的東台灣花蓮玉里鎮,一群沒有稻田繪圖經驗的人,在「玉里鎮稻米品質暨殘留農藥快速檢驗站」的李曉奫站長帶領設計下,先在地籍圖畫出腳印(透過全等的三角形畫出),再用竹竿加尼龍繩在稻田把圖形圍出來,過程之複雜。

他想為紀錄片配上有感情的旁白,曾一度用自己的聲音,結果卻怎麼都不ok。透過關係請吳念真導演來看片子,最後爭取到吳導阿莎力情義相挺無償錄製旁白,「非常有感染力的『吳式語言』」、「聲音與話語帶有庶民草根力量的味道」,搭配講述美麗台灣以及環境議題的空拍片,齊柏林、吳念真、《看見台灣》,榮耀彼此。

台灣第一部以空拍紀錄片方式,喚起眾人對土地的注視,背後是期望更進一步預防災難成形。

齊柏林,被認為是一位紀錄片導演、一位攝影師、一位環境保護運動者,《我的心,我的眼,看見台灣》書籍,呈現出他是一位平凡如你、如我的人。然而當他飛得比別人高,看到的眼界更開闊,決定取捨、選擇放棄、願意承擔,過人的堅持加上不怕死的精神,克服種種挑戰,勇敢向前,為創造台灣美好的環境而努力。

在風雨成災的季節,就會想起齊柏林,願意付出一切為土地發聲,平凡但努力提起勇氣去逐夢。


後記:
得知齊柏林導演發生空難意外的第一個反應是:願齊導化成一股正面的能量,繼續在天上發揮無形的影響力,讓台灣被全世界看見。

在「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一個奉祀為台灣犧牲奉獻的先烈先賢之地,有訪客說聖山是「一座台灣祖廟」的精神概念;有人覺得聖山是「一座戶外民主教室」;有人認為聖山是「sacred」(神聖之地)。聖山的台灣神社,已將齊導請入祀修行,這股匯聚的能場,默默眷顧著台灣。


延伸閱讀:
圓神:我的心,我的眼,看見台灣:齊柏林空拍20年的堅持與深情
07/28-08/13 「飛閱台灣」齊柏林紀念攝影展.台中場
台灣神社落成暨眾英靈入祀大典

2017年7月23日 星期日

澎湖行

因為一句「沒去過澎湖」,促成了夏日炎炎去澎湖的行程。

你心中的「澎湖印象」是什麼?鹹鹹的海風、炙熱的陽光、路上曬著魚乾、高貴紫酸甜味的仙人掌冰、海口腔的台語?

回想看看,小時候課本裡教到的澎湖歷史、地理又佔了多少篇幅?

真的踏上澎湖進行文化巡禮,才發現自己對澎湖了解得真少,這是一個戰略地位重要且富文化資產的地方。

林投公園海邊
以自己淺淺的觀察,分享所見所聞。

一、各類博物館,豐富在地文化
也許馬公面積小,感覺隨處可見各類博物館,有的是新建設、有的則是保存原有古蹟房舍轉化功能為展覽館。

1.澎湖開拓館
是一棟外形典雅的和洋混合歷史建築,原本是日治時期澎湖廳長宮邸,佔地600多坪,保留大量綠色植栽。室內展示歷任澎湖首長的資料。坐在室內榻榻米或面對庭園的廊下空間,在盛夏高溫中卻只感覺涼爽。

澎湖開拓館
2.警察文物館
原址是日治時期馬公水上警察官史派出所,展出警察舊有文物。其中舊照片不乏日治時期警民的身影,圖說卻寫著「民國15年湖西所」的文字。台灣、澎湖並沒有「民國15年」,1926年是日治的大正、昭和時期,如果寫成大家都看得懂又通用的西元年,會更好。

警察文物館
3.澎湖生活博物館
2010年開館的澎湖生活博物館,網站上寫明是以「澎湖人」為博物館主體,以建立在地文化自信心為使命。透過展示資料,就算無法全澎湖走透透也能有完整的概念。

包括與海洋子民習習相關的「透西船」等海上運輸、港口變遷。作為農耕之用的「菜宅」(宅仔內的田地)是先人克服環境劣勢的智慧;潮間帶就是自家的冰箱,退潮時間的「落水」(指潮間帶的漁撈活動之意)運動,就是撿拾螺貝兼和村民閒聊。設計捕魚陷阱的抱墩、石滬等,這些居民習以為常的事,如何變革為遊客踏浪體驗的休憩活動。

宗教除了媽祖、王爺外,與台灣南部相同仍保有五營信仰;衣著奇特的「破癖」讓人印象深刻,在台灣稱為「報馬仔」,是神明出巡遶境時最前方的開道者。澎湖發展出獨特的海島信仰文化,石塔和石敢當,具擋煞、保安的功能,類似於金門的風獅爺。

破癖
傳統建築就地取材,「海味」十足的建材有:潮間帶退潮時搬運硓𥑮石(珊瑚礁岩體)、崖岸敲擊玄武岩片、海邊裝運海砂等天然礦物,經曝曬洗滌去除鹽份,前置準備作業至少需要3-5年。1970年代之後,隨著進口多樣建材,洋樓、平房逐漸取代原有的古厝。

二崁聚落的古厝之一
看到這裡,開始好奇,與澎湖通航的布袋,曾經如何的繁華?而自己居住地的歷史變革又是如何?印象中沒有特別設立博物館可以讓居民認識自己的故鄉。

認識鄉土先民生活的演變歷程,就是「認識台灣」最基礎的功課,如果把台灣以縣市甚至是更小的單位來規劃,每個地方有自己的開拓史、特色生活館,相信是認識自己土地文化的好方法之一。透過以當地人為主體的展示空間,進而建立地方意識,亦是不錯的選項。

要特別留意的是,台灣的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家單位,多是週一休館,而澎湖則是開放時間不一,行前可以先做功課。另外,導覽手冊是來不及當場一一細看的小幫手。

二、保留名人故居,更認識同鄉的人與事
我的故鄉有哪一位名人?做過什麼事?為什麼重要?歷史感從小處著手、從小培養。

1.蔡廷蘭進士
蔡廷蘭進士第,是澎湖第一位和唯一一位進士,2012年整修後的古宅看來有些新,年久失修的結果,目前只能這樣保存。

蔡進士第
2.潘安邦與張雨生
潘安邦唱紅「外婆的澎湖灣」和張雨生「我的未來不是夢」勵志歌,2位歌手都生長於篤行十村,他們的故居現為「潘安邦紀念館」和「張雨生故事館」

現在的篤行十村眷村文化保存園區,原是日治時期日軍「澎湖島要塞砲兵大隊」的部隊廳舍,後編制擴增,興建日式木構造獨棟和雙併式宿舍供軍官和事務官員住宿。國民政府接收後,大量軍人進駐澎湖,軍方把原有的獨棟建重新隔間分配給兩戶,還在庭院內增建住宿空間,形成大雜院眷村。

三、軍事要地,顯示澎湖地理位置的重要
1.金龜頭礮(同砲)
位於馬公半島極西,原本是軍方管制區不開放,整修古蹟活化再利用,2017年4月已開放參觀。穹隆式兵房是此地最主要的建築形式,也是澎湖砲台的特色。其中一部份的地下坑道當成視聽教室之用。

金龜頭礮台一景
2.西嶼西台
1887年年所建的海防砲台遺址,在「中鼻尾」的臨海高地處,是澎湖現存最完整的古砲台而且是規模最大的一座。

10吋徑阿姆斯脫朗後膛礮
上述2個軍事防衛重要的地點,真的很熱,請務必注意防曬。熱到亂拍一通,只想趕快離開,哈哈。

3.餌砲
位在西嶼的餌砲,是日本政治在二次大戰時期,建造來引誘敵軍進行轟炸的假砲,可見澎湖戰略地位的重要性。

西台餌砲
剛好【民視台灣學堂】的杜正勝校長,在7月份講到澎湖2次,可以從歷史上澎湖與台灣的關係來認識台澎。

三、解說牌、紀念碑
1.孤拔紀念碑
位在馬公的孤拔紀念碑,雖然孤拔的遺骸已運回法國,原紀念碑建於1890年的馬公國小校園內也已遷移到校外路口,但一個紀念碑、一個解說牌,在車水馬龍中顯得寂靜,卻也告訴過客這個曾發生過的故事,如此行銷包裝在地文化,是複習歷史記憶。

2.「摩西分海」
澎湖地質公園奎壁山的「摩西分海」,算是新的景點,主要是在潮汐變化時,原本遙遙相望的奎壁山的沙灘與赤嶼之間,會出現一條寬15公尺S型的礫石步道可以相通。

奎壁山赤嶼摩西分海

與日本類似景觀的伊豆町簽署合作交流
當地人以往可能習以為常的海島景色,沒想到現在卻變成觀光客熱門的景點。要對自己有信心,留心在地文化,處處都是驚奇的寶藏。

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228女兒追尋魂牽夢縈的父親

他回覆家人打來的詢問電話:我們還在阿公這裡!

===
每年2-3月是特別的月份,海外228遺屬會陸續返鄉。有著暖呼呼大太陽的2月18日,自國外返台的幾位228家屬第二代、第三代,低調來訪聖山,他們是228消失的台灣菁英後代。

參觀聖山民主廣場

導覽志工開始介紹聖山時,發現這些228家屬共同的語言是英文,因此志工改以英文引導遊覽。主要是來訪的228家屬第三代早年跟隨第二代移居國外,台語、北京話較為生澀,其中有同行的伴侶為菲律賓華僑,才使用英文溝通。

228與白色恐怖家屬,有能力者會旅居國外,有其共通性。造成此狀況的禍首就是國民黨政府獨裁所至,1947年228的清鄉、戒嚴時期的白色恐怖,把人民列為黑名單、取消護照,政府不保護自己的國民,長久之下無法歸台,只能選擇在異鄉落地生根、家族散居各地。算是國民黨的“政績”之一。

難得的返台,也是家族成員的聚會時間。穿針引線的大寶在參觀過程不時接到親人的電話,詢問一行人在何方,大寶直覺回答:我們還在阿公這裡!顯示肯定聖山以立碑、教育元素展示先賢先烈的歷史不能遺忘的用心。


聖山鐘樓區的林茂生博士聖像
父親唯一的女兒,80歲左右的健朗長者,在瞻仰父親的紀念碑與台灣神社中的天命榜卡,內心激動的情緒潰堤。靜靜的陪伴、大自然蟲鳴鳥叫聲,靜止成一幅畫:感謝先人為台灣的犧牲奉獻。

輕聲告訴她:謝謝你們為台灣人做的
2月28日,只是一個開始,認識、理解他們的事蹟,傳揚他們的理念、追隨他們的精神、建立民主台灣國,才是228的真義。

延伸閱讀:
校園與社會的教育家林茂生
哲人林茂生博士精神長存,家屬聖山的禮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