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2012年,某次旁聽杜正勝教授的課,被老師指定報告《台灣人四百年史》的〈序〉和〈歷史學〉的部分,〈歷史學〉雖然只有簿簿的46頁,但老實說,困難到不行。〈歷史學〉部分是於1997年再版時增補的,老先生寫到主因是「為了研討台灣史、『歷史學』是不可或缺的基底學問。因此、藉這『台灣人四百年史』漢文版擬以再刊的機會、將以概說具有世界性並有普遍性的『歷史學』、而來代為第二版之序。」(日文常用的標點符號是頓號和句號,對於「日本語世代(にほんごせだい)」的老先生而言,使用漢字書寫,想必相當費力。)
46頁的〈歷史學〉講義看得霧剎剎,不過倒是因為這次的機會,從更多參考資料來認識老先生(詳見課堂簡報檔)。老先生一生歷經日本與國民黨兩種完全不同的政治體制,到過中國參加共產黨革命,最後選擇追求台灣獨立,其人其事可說是罕有的指標性人物。將近一世紀的生命史,雖然是老先生個人的生命歷程,卻是大時代的縮影。更意外的收穫是當時記下的隨手筆記「應推崇的史明觀念」:
1.身為台灣獨立運動者,要惦惦做,毋通想要出名,所作所為都要為台灣好。社會革命者及改革者,越平凡越好,越出名阻力越大。
2.從事革命運動的政治人物最好不要動用有錢人的財團和政黨公共資源,以維護政治理想的純粹性。
3.革命需要人也需要錢。從事革命運動者,最好毋通拿別人的錢,這樣思想理念才不會被政黨或財團控制。
4.「獨台會用的一分一錢,都是我[指史明]在東京賣麵賺來的。」史明一生的政治運動,先是謀求經濟的獨立自主,進而才確保政治理念的獨立行動性,既不受黨派指揮,也不受財團左右。
(source:《衝突與挑戰:史明生命故事》)
老先生於1937-1942年(因戰事提早畢業)就讀日本早稻田大學(わせだだいがく)政治經濟系,學校重視自主研究與應用研究,老先生凡事從現實面考量,有其獨立性格。同樣也從事社會運動者,看到上述的觀念,應該很有感。做事需要用到錢,唯有經濟來源自給自足,才不用受制於他人,這種觀念與大地家族的觀念趨近:有多少錢做多少事、1元要當成2元來使用發揮。大地志工給人一種「憨人」的印象,堅持一個信念,去做事;認識書裡的老先生,有種驚奇感,他堅持一個信念、持之以恆的實踐,和同修一樣的「憨人」精神,立定目標就努力去實踐。
而第一次接近距離接觸這位從書中走出的人物,是在2013年4月的聖山,自己帶了還在閱讀中的新書《史明口述史》,請老先生簽名,並且告訴他:「感謝您為台灣做的一切。」這次的經驗,老先生與以往書上所見不同的是,臉上帶著傷,那時以為,老先生時常受傷,其實只是不小心的意外,由於跌倒而撞到額頭,當額頭的「烏青」化瘀漸退好轉之時,「烏青」卻轉移到眼袋,看似眼袋掛著大大的「黑輪」。另一個深刻的印象是,老先生會出考題、對人考試:台灣為什麼要獨立、如何看待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另外,老先生也直言,聖山的氣氛祥和、平靜。
而第一次接近距離接觸這位從書中走出的人物,是在2013年4月的聖山,自己帶了還在閱讀中的新書《史明口述史》,請老先生簽名,並且告訴他:「感謝您為台灣做的一切。」這次的經驗,老先生與以往書上所見不同的是,臉上帶著傷,那時以為,老先生時常受傷,其實只是不小心的意外,由於跌倒而撞到額頭,當額頭的「烏青」化瘀漸退好轉之時,「烏青」卻轉移到眼袋,看似眼袋掛著大大的「黑輪」。另一個深刻的印象是,老先生會出考題、對人考試:台灣為什麼要獨立、如何看待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另外,老先生也直言,聖山的氣氛祥和、平靜。
史明老先生第一次到訪聖山,因意外而臉上帶著傷 |
請老先生簽名《史明口述史》套書 |
接下來的幾次經驗,觀察到,老先生「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他認為到別人家做客,不能隨便,當然對2位陪伴在他身邊,像是照顧又像弟子的敏紅姊與阿忠大哥,也相當嚴厲,可見老先生有其堅持的原則。相信這些堅持的種種,正是老先生挺過不被現實社會環境消磨意志的動力。
老先生雖然左眼因白內障手術失敗,但右眼依舊保有敏銳的觀察力,會記得接觸過的人。某次,要從台中的大地會館起程到三義的贊屋同修家,老先生上車坐定後,擔心有人還未上車,就詢問:「周太太有上車嗎?」擔任司機的我,想了一下,連忙回答「有。」其實贊儀同修姓周,之前老先生都稱呼她「周小姐」,也許是後來贊儀的先生贊外時常拿Häagen-Dazs冰淇淋給老先生享用,知道贊儀是人妻,稱呼就從「周小姐」變成「周太太」。這天的三義行結束後,自己和贊儀趕快到髮廊指定要設計成「看起來年輕」的髮型,怕會被誤以為是「大嬸級的太太」。順帶一提,過了一陣子,老先生看到贊外(姓侯)同修,突然問:「他是周先生嗎?」停頓的想了一下,回答「他是周小姐的尪,也可以稱周先生啦!」一旁的同修連忙制止我「不要亂講,老先生會記下來。」哈哈~~~
一趟三義行,其實也發現老先生細膩觀察與柔軟心腸的一面,正當大家在贊樊的木雕藝術創作工作室嘰哩呱啦聊天與隨興的吃喝時,老先生的目光反而放在遠處的一尊「達摩」雕像上,老先生說:「革命家的嘴就是像這樣。」一種嚴肅而下垂的弧度。這個作品是贊樊在「2011木雕藝術創作采風展:台灣木雕協會會員聯展」所創作雕刻的創作品,材質為扁柏、牛樟(底座),尺寸36X19X48公分,作品賞析為「長鬚老者,怒瞪雙眼,遏阻不公不義之事。」是非賣品,但是老先生又極為欣賞這尊雕像,當藝術家遇到了革命家,經過一翻各有堅持的討論過程,這尊「達摩」作品現由老先生收藏。當日中午地主贊屋贊樊夫婦設宴款待當地的風味餐,但老先生堅持要請客,因為他觀察到地主是有小孩與事業等要兼顧的家庭,不能讓人家破費;而自己是做革命的人,隨時都有面臨困苦的心理準備。到底最後誰買單,結果如何,詳情當然只有在場的人能「獨享」(地主堅持招待)。從這些凡事替人著想的細節,可窺知老先生與書中資料相當不同的生活面。
同修們與老先生在工作室玩自拍,右前為贊屋、右後為贊樊 |
老先生極為欣賞的「達摩」雕像 |
老先生特別撥空來參加2014年7月19日台北場的《台灣神信仰》新書發表會 |
(撰於2014/7/3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