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台灣人的戰爭經驗側寫:第三屆台灣近代戰爭史學術研討會

Note:如果你曾閱讀過他們辛酸的生命史,就會想挖掘更多這段失落的記憶。體制內教育沒有教的事,卻真實存在。

=============================
轉載 source: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台灣人的戰爭經驗側寫:第三屆台灣近代戰爭史學術研討會

台灣有一群被邊緣化的族群(Subaltern),長久以來處於無聲的狀態,他們在1941-1949年,因為統治者的更迭,有的當過日本兵,也有做過國民黨軍,有些成為中共解放軍。他們都是台灣人,卻因現實的無奈,被迫轉換國家認同。

佔台灣史上錯綜複雜且重要的戰爭歷史,您認知多少?

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連續三年舉辦台灣近代戰爭史(1941-1949)學術研討會,今年已經來到第三屆,除了要傳播並引起更多人關注此議題,也探討不同的研究面向,以多元豐富的角度認識台灣近代的戰爭史。
近日在台灣掀起一陣旋風的黃色小鴨,首站抵達台灣的高雄光榮碼頭,即高雄港13號碼頭,曾是軍用港口,自2005年「退役」後,為了保留港口光榮的歷史,取名「光榮碼頭」。在此地,有20萬台籍日軍航向南洋,2萬台籍國民黨軍北赴“內戰”,400萬子弟前進金門等離島。

主辦單位提出「戰爭追名艦」計畫-高雄13碼頭軍艦戰爭紀念館,把中字號戰車登陸艦(開口笑)永久停泊於此,做為歷史紀念空間,為城市留下記憶。當然,這個計畫仍有許多困難需要去克服、完成。

(上圖為光榮碼頭,左下圖為黃色小鴨停泊時景象,右下圖為中字號戰車登陸艦(開口笑))
開場的致詞來賓是黃金島老先生,歷經原台籍日軍、二七部隊、國軍等多重身分。1926年生的他,身體還很硬朗,一整天的研討會議下來,仍舊精神奕奕,完全沒有打瞌睡,認真的聆聽論文發表。
另一位與會的長者,使用放大鏡,仔細閱讀論文集,就像是學生在課堂,頂真的吸收會議點滴。
第三場會議的主持人,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在研討會的尾聲做出此次研討會」的結論,比較了從第一屆開始,到第三屆研討會論文研究的變化,並點出研究者可能遇到的盲點。
這將近8分鐘的結論,依舊是激勵人心的張炎憲教授風格:

張炎憲教授結論mp3下載
《第一屆台灣近代戰爭研討會論文集》《第二屆台灣近代戰爭研討會論文輯》已出版成書。舉辦的地點每年選在不同的城市,想藉以傳播理念到該地。

第一屆與第二屆討論的議題有三個範圍:
1. 台灣老兵
2. 日本把台灣當成南進基地
3. 美軍來轟炸台灣的軍事設備

第三屆與前兩屆不同的地方,在於探討人、戰爭、國家公權力、國家認同的問題,這是前兩屆尚未被討論的面向。人在土地上,被不同政權統治,空間也隨之變異,這當中台灣人的遭遇、感受、影響,是討論的核心重點。

台灣老兵的想法,可能與後輩的研究者不同,研究者依賴文獻資料來研究,解釋會與當代的想法產生不同,理論可能會與當事者生命的發展有很大的不同。歷史研究者因為沒有1940年代參戰的經驗,只倚靠現在的知識來理解過去時,往往容易遇到的問題。身為研究者要提防、減少發生這種錯誤。

1940年代台灣人的遭遇很困難,經歷不同的統治者,統治者有其國家政策,台灣人在此種國家政策之下,面對強勢的統治者時,要如何生存?走出自己的路有多艱難?

這種的生命經驗,不是那麼理論性的從1到2,從2到3。由台灣人的戰爭經驗,延伸到國家認同、戰爭中的無奈、現在的台灣人該如何想、如何做,這些都可以做為反省的課題,對台灣才有所貢獻。用另外的心情思考,才能跨越那段歷史。

2013年9月28日 星期六

鼈甲蝸牛 & 倒地鈴

9月初在聖山看到一隻蝸牛
和刻版印象中「蝸牛背著那重重的殼呀  一步一步的往上爬」一點都不一樣
有一道特別的疤,是受傷了嗎?所以連殼也不見了?

事實並非如此,單純因為「有些殼已退化的鼈甲蝸牛,外套膜會伸出殼外」
《蝸牛不思議:21個不可思議主題&100種台灣蝸牛圖鑑》一書這麼介紹「……當蝸牛活動時,有時我們會發現一層薄膜露在殼口邊緣,就像是掛在蝸牛脖子上的領巾似的,其實這是蝸牛身體背部皮膚的皺褶所向上延伸形成的「外套膜」,位於身體與內臟團背面,夾於殼與軟體間,不但可保護身體,還能分泌碳酸鈣與貝殼質使殼成長,可說是功能多多呢!

由於外套膜位於殼內,所以不易直接觀察到,但如果硬將蝸牛從殼內移出,就會發現,外套膜像件襯衣,套在蝸牛的軟體上,也如同內臟團般螺旋生長。但是也有少數蝸牛的外套膜十分好觀察,如鼈甲蝸牛,因殼已經退化呈薄膜狀,外套膜會從殼口伸出殼外,甚至包覆整個殼;而無殼的蛞蝓,外套膜就位於背部。雖然這些兩類的蝸牛,時髦的將內衣--「外套膜」外穿,但外套膜可是要負起保護身體的功能,一點也不比正常的殼遜色。……」

只能說,蝸牛殼的退化機制,也太神奇了吧!?

再留心觀察不起眼的“雜草堆”,有趣的事又來了
這個膨膨的果實也太可愛了吧,是立體的燈籠造型,輕壓有彈性
此種植物的特色不在於花型,而是果實和種子
「倒地鈴」就是它的名字,是藥用植物

果實像氣囊,呈倒卵形
裡面有黑色種子(成熟時)

種子也是倒地鈴的特色之一
球形,重點是像專程打印在上面的「白色心形圖案」
造物主的巧思,就包裹在路邊小小不起眼的“野草”之中,等待被發現

不過,第一次採集,難免有失誤
只能把還未成熟的種子也帶回家,是充滿活力的蘋果綠色系,希望它還是能成功種植成長

 不算豐收的成果,種子很迷你,玻璃瓶只能8分滿

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

大地會刊(第39期)

Note: 成品沒有打樣時的朦朧感與色偏,真是有驚無險。不過好像再怎麼快,至少要2週才能完成。上一期的38期真是著猴了,居然1週就完成。

39期的封面「太陽之地」其實與原畫是左右相反的,為了配合文字擺放的位置,好在太陽是圓形,做這種調整,不說應該也看不出來。(畫作賞析:太陽無私,普照大地,大地有情,人性慾望無限,但人心夢中之境又冀期平和之境!)

結論:Good for teamwork.

=========================
轉載 source: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大地會刊(第39期)

第39期大地會刊出爐囉!
本期主題:
*阿扁總統送餐日記 濃縮精華版
*Vonny(陳智雄之女)聖山尋親之旅
*818這一天──聖山法王聖誕暨台灣神林茂生聖像安座大典
*交流側寫:南部獨立建國大旗隊的聖山元氣之旅
紙本會刊將於近期寄出
感恩

(請點選圖片看大圖)





延伸閱讀:
228護國台灣神專區
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
更多前期會刊

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聖山教育展版線上導覽系列

(source: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社會運動的形成,是一群人結合在一起,期望達到某個目的而做出某些事,沒有固定的形式,以方便之計來改變文化中的某部分,要瞭解一個社會運動的目或行為,要從該運動的背景著手。

自2004年開始的「拜台灣神運動」,提倡台灣人的建國信仰,建構以台灣的主體性為出發點,運動是如何形塑與推動,可以從台灣神信仰根據地-聖山的教育展版線上導覽系列,一窺究竟。


聖山教育展版線上導覽-228台灣神的信仰系列:

2013年8月16日 星期五

台灣首間圖書館:國立台灣圖書館 (前身台灣總督府圖書館)

(photo source: wikipedia)

全台灣第一間圖書館是日治時期成立的「台灣總督府圖書館」,在1914年官制通過,也是首間有「親子室」的圖書館。國民黨政權來台後,改過N個名字和搬過家,較為人知的是「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所謂中央就是以中國為主體,台灣為邊垂,例如在福建的就稱為「福建分館」),隸屬教育部。

自杜正勝擔任教育部長後,就進行更名的動作,此事一直被統派卡住,直到2013年才改名為「國立台灣圖書館」(National Taiwan Library),以台灣為主體之意。

2007年杜正勝部長任內,在此館成立「台灣學研究中心」,就是希望自日治時期蒐集全台灣資料最豐富的圖書館,可以發揮其作用,也建構「台灣學數位圖書館」,讓有需要的人,可以透過網路使用「日治時期台灣文獻全文影像系統」。這些龐大的資料如何數位化,之中還有一段小故事,先略過。

館內有1915年開館就有的「製本室」(圖書醫院),針對生病的史料進行醫療(修護與保存),尤其是日治時期古老與脆弱的史料。

(photo source:國立台灣圖書館)

現正展出「『片』覽全臺—日治時期臺灣風景繪葉書」特展,「繪葉書」就是手繪明信片的意思,日治時期的明信片是手繪的,繪出了台灣的景觀、民俗等,這次展出16個主題,是難得一見的古早手繪明信片大集合,道出了台灣過去的歷史,包括當時台灣已開採油田的事。

從多方面認識台灣,屬於歷史一環的圖書館,也是管道之一。


延伸閱讀:

2013年7月25日 星期四

「台灣典範人物研習營」回想與雜感

(photo source: Wu San Lien

會參加第16回夏季學校的動機,主要是被「台灣典範人物」的議題吸引,講師們如何介紹、談論台灣典範人物,也是個人所好奇的,對於這些完全不熟、半生不熟、有點熟的典範人物,有何資料是需要再加以探索閱讀,亦是課程之中期待的部分。

典範人物代表選取清朝到日治出生的人物世代,各行各業囊括台灣民族運動、媒體、文學、佛教、藝術、原住民、長老教會、台獨運動等8位典範人物,認知他們成長的背景、面臨的時代問題、對台灣的想法與貢獻。

「台灣議會之父林獻堂的『變』與『不變』」由黃富三老師主講,台灣地主士紳家族霧峰林家,日治時期堪稱為台灣自治運動領袖的林獻堂(1881-1956),歷經清朝、日本、中華民國三種政權更迭,其政治路線主張歷經五階段的變化,自1910年代同化會與六三法撤廢運動、1920年代議會運動、1930年代地方自治聯盟、1945-1949聯省自治、1949-1956的絕望。不改變者其一是自治的理想、其二有強烈的漢族意識、第三採取溫和手段、第四具有組織領導能力、以及不正面衝突。林獻堂的評價正反不同,黃富三老師下的結語為:林獻堂一生爭取台灣自治之夢卻未圓,當是最大之憾事。

林淇瀁(向陽)老師帶來「跨時代的台灣報人吳三連」的專題演講,從報界、政治等多方向談吳三連(1899-1988),他以溫和的方式對抗威權政府,日治時期對抗統治者壓榨農民的「台灣米穀輸出管理法案」;國民黨時代辦自立晚報,以無黨無派獨立經營抗爭言論自由;1980年代對黨外的支持,始終選擇站在人民與土地的利益之前。向陽老師所下的結語:吳三連是台灣報人的典範。

李筱峰老師以「台灣革命僧:證峰法師林秋梧」為講題,說明林秋梧(1903-1934)的生命雖然短暫,卻以濟弱扶傾的俠義精神刻劃出一生的傳奇故事,從知識分子到步入禪門,再以入世的宗教觀從事佛教改革與社會運動。林秋梧宗教思想的核心是「怎能偏重來世的淨土,而忽略現實的台灣?」並非空泛的來世;一首七言絕句更道破他的入世宗教精神「菩提一念證三千,省識時潮最上禪,體解如來無畏法,願同弱少鬥強權!」筱峰老師也提及自己對民間信仰的期待,是能理性去除迷信部分、留下所敬拜者的精神面。面對當前中國共產黨的紅潮入侵,認為台灣人如有1920年代這些前輩的精神,對方就怕了,關鍵在於台灣人民的普遍覺醒,包括理性生活與堅定的普世價值觀念。

彭瑞金老師帶來「為黎明前台灣點燈的吳濁流」專題報告,解讀吳濁流(1900-1976)著名的小說代表作《亞細亞的孤兒》,這位不簡單的文學家如何以筆為劍見證時代、反思歷史。其中有兩個重要的觀點,其一吳濁流不是抗日文學家,倘若研究者用現代的想法,尤其是以國民黨的想法解釋過去的歷史與文學,是落入中國人抗日思想的框架。二則孤兒意識是從日治時期至今,長期存在於台灣的狀況,要更積極認知孤兒的事實,只能靠自己勿想依賴他人的心態,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台灣路。

「顏水龍與林獻堂─故鄉理想的文化」由顏娟英老師主講,從顏水龍(1903-1997)與林獻堂的關係談起,顏水龍在日本與法國學習繪畫時,如何受到林獻堂的栽培,顏水龍回到家鄉後又如何致力於台灣美術的推展、寄情開發傳統手工藝技術與設計,作品的特色之一是以原住民題材展現他對鄉土的關懷。20世紀台灣美術史的重要藝術家之一顏水龍,畫風澆灌出對台灣溫暖的愛心、文化與未來的期許,點滴在這堂課被重現。

「原住民的先覺者:從鄒族高一生的手記、獄中書信、詩歌看到先覺者的風範」,由研究高一生(1908-1954)相當早期的陳素貞老師主講,聚焦在高一生所留下的史料內容。高一生歷經三段生涯有三個名字,原住民名Yuongu e Yatauyongana,日文名矢多一生,到高一生。日本時代他是身兼教員和警察的菁英,與部落之間會有何磨擦;國民黨時期,在228事件發生時,鄒族與嘉義人對抗國家的戰事,他的角色又如何;最終如何被扣上新美農場貪污罪名治罪、爭取原住民自治如何被構陷成叛亂分子。對比早期與現在出版的資料變化,藉以瞭解政權變動中,原住民社會的重要素材。陳素貞老師的結語是:政權者的貪婪導致人民無法安居樂業,從先覺者的典範我們得到啟發與勇氣,但仍然感到錐心的痛苦。

鄭仰恩老師以「胸懷普世的台灣本土神學教育家─黃彰輝牧師」為題,帶領大家認識台灣歷史上,創下無數個第一紀錄的黃彰輝牧師(1914-1988),其重要貢獻有四點:立足台灣,貢獻普世運動(ecumenism)的精神;實況化(contextualization)的信念,亦即定根在土地;「呣甘願」(m-kam-goan)的神學,是一種政治的抵抗,有台灣人出頭天之意;自決/自覺(self-determination)的主張。黃彰輝是台灣的宗教家,提出的概念卻影響著世界,他特別的世界觀,核心價值在於尋找自己的身分認同。

張炎憲老師以「台灣獨立運動的典範─黃昭堂」這位近代史人物為題,處在變動年代的台灣,黃昭堂(1932-2011)如何從台灣獨立運動的開拓者、進而變成守護者,所論述的台灣民族主義為何。黃昭堂常說「台獨是我唯一的專業」,職業可以選擇,但唯獨台獨這門行業,並不是每個人有機會或有意願選擇,況且在戒嚴年代談台獨,是以生命做為賭注,然結合學術理論與社運實務於一身的黃昭堂,早已把台獨運動當成終身的志業。如果沒有他,在日本的台獨運動難以維持;假使沒有他,台獨運動無法從日本開枝散葉到美國。認識黃昭堂,除了可以知道台獨運動者的想法,更能進一步認知台獨運動發展的脈絡,激勵台灣人追求建立自己國家的動力。

除了這8堂典範人物的課程,此次夏季學校因巧遇Soulik颱風,原訂「台中文化巡禮」的戶外課,上午改由吳文慧老師主講「台灣音樂流行史」,藉由觀看《四月望雨音樂劇》,帶領學員享受一場感性與理性的知識之旅。下午則把戶外課轉變為室內課,文史工作者陳仕賢老師透過照片與風趣的解說,引發學員相偕在研習營結束後自行到台中市巡禮文化的動機。

最末的綜合座談與學員的雙向溝通,炎憲老師以理服人的分析與充滿自信的神情,是研習營結業前激勵人心的重要結尾。誠如營隊緣起的文字所述「讓我們重溫他們一生不凡的事蹟、言行及智慧,或可在現今這渾沌晦暗的時局中照見光明,給予我們心靈及思想上更多的省思與啟發,引領我們看見真正屬於台灣的歷史軌跡。」從8位典範人物的主題,可發現不管其生存的時代背景如何,共同的特點是他們把台灣當成家園,在貢獻的過程雖遭遇不同統治政權的曲折,面對問題時的思考與作為,卻留下歷史的見證。現代的問題激發我們瞭解過去的歷史,認知過去困難下的努力,以作為現在突破困難的啟示。就歷史脈絡來看,當代的人物在當時往往未受到重視,反而是之後才回饋給他們應有的榮耀。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所從事的文化工作,在台灣或許不如選舉般被重視,但耕耘本土文化何其重要。台灣意識的發展,以認識台灣為優先,先想到腳下的土地,建立以台灣為主的思考,審視歷史現象就有不同的解釋。生存在台灣,理解台灣是我們的責任,越理解台灣,生活在這塊土地才越有價值、更有自信心。台灣要建立國家,除了等待機會來臨,先決條件是台灣人要有獨立運動、建國的準備,才能人助、天助。撼動人心的點滴字句,為第16回夏季學校,畫下暫停的休止符。


延伸閱讀:

2013年7月10日 星期三

楊逵,〈為此一年哭〉


(照片翻拍自大目降的「楊逵文學紀念館」

雖是楊逵1946年的文章,細細品嚐,時空彷佛仍在今日。

楊逵〈為此一年哭〉:
在此一年間,我們做些什麼呢?記得去年的今天,我聽著日皇投降的電訊,感動到汗流身顫。是覺著我們解放了,束縛我們的鐵鎖打斷了,我們都可以自由
的生活。

我相信我們心未死去,有所為,很多的朋友都說:我們要同心協力建設一個好好的新臺灣,但是結局如何呢?

很多的青年在叫失業苦,很多的老百姓在吃「豬母乳」炒菜補(原誤,應為脯),死不死生無路,貪官污吏拉不盡,奸商倚勢欺良民,是非都顛倒,惡毒在橫行,這成一個什麼世界呢?

說幾句老實話,寫幾個正經字卻要受種種的威脅,打碎了舊枷鎖,又有了新鐵鍊。結局時間是白過了,但是回顧這一年間的無為坐食,總要覺著慚愧,不覺的哭起來,哭民國不民主,哭言論,集會,結社的自由未得到保障。哭寶貴的一年白費了。

朋友罵我太懦怯,他說民主是要老百姓大家去爭取的,聽來不錯,於是,拭了眼淚寫著備忘錄:「自今天起,是爭取民主日,今年是爭取民主年。」我堅決的想不要再哭了。  

楊逵,〈為此一年哭〉雜誌稿影像,《新知識》1期(1946年8月)。


2013年7月9日 星期二

讀《台灣民主先聲與228-王添灯110週年紀念特展》有感

對於錯失採集第一手資料的家屬,一般多會覺得可惜,沒有把握住黃金時間對相關當事人口訪。

很少看到這麼特例的想法:「我很感謝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外婆,她選擇在生前不與我提及任何有關二二八事件的記憶,讓我今天沒有悲情愿懟的包袱,能夠以理性的角度去探究事情的真委,用客觀的眼光去呈現這段史實。……」

(source: 翻拍《台灣民主先聲與228-王添灯110週年紀念特展》,頁7)

約略的比較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的《王添灯紀念輯》與北市文化局、台北228紀念館出版的《台灣民主先聲與228-王添灯110週年紀念特展》兩本書籍,《王添灯紀念輯》除了對王添灯生平有詳盡的史料介紹,亦針對於相關人物直接訪談,留下珍貴的一手資料,強調「王添灯為台灣人民抗爭」的精神。《台灣民主先聲與228-王添灯110週年紀念特展》對於王添灯與228事件的著墨較少,會有點不知為何會發生228事件的背景原因,倒是台北市長郝龍斌在〈序〉刻意提到了王添灯「以三民主義建設新台灣的理念」,有企圖連結王添灯與中華民國的關係;並展現時任總統的馬英九對於王家重視的出席活動照片。

讀者可以自行比較,不難發現出版單位國家立場不同,所要呈現的面向也有所差異。統派對於王添灯時貶時褒,有立場前後不一的特性。

最後要再次分享王添灯家族的氣節,張炎憲教授在《王添紀念輯》後記寫到王政統先生「在訪問過程中,他認同其父所作所為,他說父親的犧牲不是莫名的無辜,而是有自己的理念和目標,只是功敗垂成而已,但他以父親為榮。談吐過程中,他並未激情高昂譴責國民黨,卻也清楚表達不需別人的同情,不真誠的道歉更是不需要。這種觀點在228受難者家屬中非常奇特。我讚賞他這種抗爭精神,這是台灣人骨氣的具體表現,如果台灣人有此風骨,定能當家作主,不再受人統治。」

備註:
王添灯小老婆潘罔的資料,只出現在《查某人的228》一書。


參考資料:
沈秀華,《查某人的二二八-政治寡婦的故事》(台北:玉山社,1997)。
張炎憲主編,《王添灯紀念輯》(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5)。
趙宏禧撰稿、純純文創編著,《臺灣民主先聲與228-王添灯110週年紀念特展》(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228紀念館,2011)。

2013年7月7日 星期日

顛覆刻板的伊斯蘭印象-以聖戰與女性為例

一、前言
一般人對於伊斯蘭宗教的印象是什麼?頂著阿拉的名義行聖戰的恐怖分子?為達目的不則手段的玉石俱焚行為?女人只能頂著帳蓬走路?妻子只能任由丈夫三妻四妾?到底是伊斯蘭宗教本來就如此,還是後來被誤解而形塑的刻板印象?

尤其從2001年的911事件之後,有人直覺得會把「伊斯蘭」等於保守主義、講到「穆斯林」就聯想到恐怖分子、提到「聖戰」就與殺戮畫上等號,但根據所搜集的素材顯示,這類的刻板印象與現實狀況並不符合,認識伊斯蘭宗教的過程也讓我大感意外,寫下與這份與西方新聞媒體印象相反的小小探索報告。


二、全球穆斯林人口與分布
伊斯蘭(Islam)的信徒稱為「穆斯林」(Muslim),根據皮優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09年的調查,全球的穆斯林超過15億,約佔全球人口的23%,分佈範圍遍及五大洲的200多個國家(圖1)。 

圖1:世界穆斯林國家與地區分布圖(Distribution of Muslim Population by Country and Territory)
資料來源:Pew Research Center
Note: Only countries with more than 1 million Muslims are shown

全球的穆斯林之中,超過60%集中在亞洲,大約20%分布在中東和北非;密度最密集的穆斯林是在中東到北非一帶的區域,約有20幾個伊斯蘭國家;超過三億的穆斯林,也就是佔穆斯林人口的1/5,是居住在非伊斯蘭的國家。從這些數據顯示,穆斯林人口數分布最密集的區塊在中東,而整個亞洲才是穆斯林分布最多的區域,例如印尼、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是穆斯林人口分布的大國,並非刻板印象的穆斯林都是阿拉伯人。根據內政部2011年的統計,台灣穆斯林人口數正式皈依者有7,948人。

台灣對於伊斯蘭的研究,根據「全國博碩士論文網」的搜尋,使用「回教」查詢「論文名稱」與「關鍵詞」,有15篇論文;同樣的條件改以「伊斯蘭」查詢,得到102篇論文,偏重於宗教、民族、外交、政治、歷史方面的研究,這個數據顯示,台灣對於伊斯蘭的種種議題探討,仍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發揮。


三、被貼上標籤的台灣穆斯林
在台灣的穆斯林最常被問到什麼問題?為何要皈依伊斯蘭?從這個現實的問題意識出發,將引發更多的好奇心去探索。

台灣首位棒球女性主審兼知名作家索非亞(本名劉柏君)表示,如果她戴著頭巾搭計程車,常被問到的問題如:和妳講話會被殺掉或放炸彈嗎?妳先生娶幾個妻子?包成這樣子是在坐月子嗎?或被當成譴責對象,世界這麼亂都是妳們這些恐怖分子害的,甚至會被當成是外國人士。

事實上,一般台灣人如何會變成穆斯林,台北文化清真寺教長馬超興,說明一般台灣人,尤其是與穆斯林相處過的台灣人,會發現從穆斯林的生活可以看到或學習到許多新的事物,看到的新聞和認知的穆斯林生活相反時會覺得驚訝,接著引發好奇與追查,而對伊斯蘭產生更多興趣。在台灣平均一個星期會有一個人皈依伊斯蘭。

不管性別如何,在台灣的穆斯林的確常因明顯的特徵而被刻板的貼上標籤,事實上他們認為自己是講和平、凡事忍耐的民族。有時,亦是台灣國民外交的重要成員,1973年全球石油危機時,沙烏地阿拉伯費瑟國王穩定供應台灣石油,台灣穆斯林從中斡旋是重要的原因。


四、伊斯蘭宗教
要探討現代對伊斯蘭的刻板印象,不得不從伊斯蘭宗教談起,畢竟多數台灣人對伊斯蘭宗教是陌生的。

源起於610年,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在一次例行性到麥加城外的希拉山/西奈山山洞靜坐修練時,受到真主阿拉(Allah)的啟示而開始傳教。一開始穆罕默德接觸到天使百加列(Gabriel),被要求「覆誦神諭」時,抱持著抗拒與懷疑的心態,幾次過後才真的相信自己被選為警世、先知的角色,40歲開始在麥加傳教,認為自己不過是把古老的宗教帶給庫拉以希族,提醒這個族群注意已知的訊息。

1.穆罕默德與《古蘭經》
穆罕默德的角色在伊斯蘭宗教的定位如何?《古蘭經》經文寫到:

你應當起來,你應當警告,(74:2)
每個民族各有一個使者。(10:47)
穆罕默德不是你們中任何男人的父親,而是主的使者,和眾先知的封印。(33:40)

由此可以瞭解穆罕默德的角色是一個警世者、先知,更重要的,他也是一個平凡人,會娶妻、死亡。就此點而言,個人感到很訝異,一般宗教會有神格化指標性人物的顯化事蹟,甚至塑造該人物的神格性,但穆罕默德沒有,他與普羅眾生一樣是平凡的肉體,只是有特殊的體質,因而被選為警告世界的角色,擔當溝通真主與穆斯林之間的橋樑,觀察這點可發現他超凡入聖的一面。

在穆罕默德去世(633年)之後,他的跟隨者,把23年來原本靠口傳、覆誦的真主啟示編寫成書,亦即《古蘭經》(Qur'an)。「古蘭」的原文quran有形容詞「貴重、高貴、景仰」之意;也有動詞「朗誦」的信息;某種特定的行為或作為,例如「拜功」。《古蘭經》是伊斯蘭神聖的經典,共有114個章次(Sura,素拉),長篇的章排在前面、短篇章在後面,並非以真主揭示給穆罕默德時的順序呈現。「《古蘭經》不是可以捨真主而偽造的,而是真主降示來證實以前的天經,並詳述真主所制訂的律例的。……(10: 37-38)」《古蘭經》成為穆斯林生活的重要依循。 

《古蘭經》的神諭並非是發出獨斷的使命,而是以一種「對話」的方式進行,與庫拉以希人對話的方式,例如:「你難道沒想到……?」也強調穆斯林有責任與義務去創造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使弱勢能受到該有的照顧。更特別的是,經典強調解讀神的sign需要智慧,促使穆斯林要保持理性與好奇心來探索這個世界,自然科學對於宗教並無危險性,不像有宗教把自然科學當成危險的威脅。

2.何謂聖戰
現在提到聖戰/吉哈德(Jihad),會與極端份子的恐怖行為有所結合,《古蘭經》是否明確寫到「聖戰」?或穆斯林是「左手持古蘭經、右手拿彎刀」的武力傳教者呢?

事實上,「伊斯蘭」阿拉伯語原義是「和平、純淨、歸服、順服」的意思,為何會有好戰民族的說法?時間點要回到穆罕默德被選為先知的角色開始傳教,經過10年的努力,信徒不到70名,即是自己家族的成員與社會的弱勢族群。在穆罕默德開始禁止庫拉以希人崇拜古老的偶像神祇後,該族的領袖與穆罕默德決裂,穆斯林開始遭受到迫害與生命的威脅,無法在麥加繼續生存下去,於622年與穆斯林家族往北遷到雅斯里伯(Yathrib)/後更名為麥地那(Medina al-Nabi),是伊斯蘭史上著名的「聖遷」(Hijra), 這一年也是「伊斯蘭曆法」的起算年。

穆斯林始終默默承受其他異族的暴力對待,身家財產飽受侵佔,只因阿拉有指示禁止使用武力宣教:

「宗教無強迫:正道與迷路確已分明。不信魔鬼而信阿拉的人,確已抓住堅固不破的把柄。阿拉是聽得見的,深知的。」(2:256)

殘酷的迫害並未減少反而加劇,穆斯林相當不解,直到這道啟示出現:「阿拉必保衛歸信的人,阿拉不喜愛不忠負恩的。遭逢戰爭的人們,因受迫害而得到(抵禦的)准許了。……」(22: 38-41)穆斯林得以有抵抗行動、自我防衛,在拿起刀劍捍衛自己生命的同時,遵守阿拉意旨,「不得先對他人產生敵意、不得進行侵略、不得侵害他人的權利。」這也是「聖戰」最初的意思,「神聖的戰鬥」,聖戰除了保護宗教、自我防衛,也有在內心受到掙扎時,克服內心私慾之意。非穆斯林則把這些戰爭,歸咎於穆斯林的好戰與搶奪。

伊斯蘭世界的秩序,將有人類的世界區分為「伊斯蘭之家」與「戰爭之家」,「伊斯蘭之家」指的是伊斯蘭的世界,「戰爭之家」就是非伊斯蘭的世界,這只是暫時性的劃分,希望藉由真主信仰的傳播,世人最終都信奉伊斯蘭宗教。「聖戰」在第二時期演化為宣教的意思,在穆罕默德試圖邀請鄰國的統治者信奉伊斯蘭、共同分享阿拉的慈悲時,反被鄰國的統治者宣戰,用武力來抵抗伊斯蘭的召喚,早年被迫害的經驗讓穆斯林瞭解實際面,要行和平之道也要有自我防禦的能力。此階段穆罕默德被形容是「左手拿古蘭經、右手拿劍」的人,有不信教就得死的污名形象。事實上伊斯蘭在這個階段的宣教,穆斯林人數大幅增加,並非以暴力相向的原因,而是伊斯蘭的教義吸引人,伊斯蘭崇尚和平、賦與女性平等的觀念,在當時是相當先進的思想,穆斯林所到之處,受到被壓迫民族的熱情歡迎。隨著戰爭與宗教的擴散,穆斯林開始課稅,對於穆斯林收取「天課」(Zakat)、非穆斯林收取稅捐,用意在給與他們同樣的保護,並將所得做為建設公共建設與慈善之用。

穆罕默德於632年回到真主的身邊後,伊斯蘭分裂為兩個教派,意即聖遷到麥地那後勢力的搶奪,區分為從麥加來且人數少的「移往者」、麥地那在地人數多的「援助者」。現今穆斯林的兩大教派,遜尼派(Sunni)成為最主要的教派佔87-90%,台灣的穆斯林多是此派;什葉派(Shia)位居第二,有10-13%,主要在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四個國家,因一些暴力傾向而形象負面者,即是什葉派。

任何事物都有其多樣性,宗教也一樣,伊斯蘭宗教有多種面貌,與所在國家的風俗民情相關,也就是在地化的演變。穆斯林分布在全球200多個國家,有的將聖戰與心中那份理想結合,做為為達目的旗幟之一,相信不是以和平起家的伊斯蘭教義所期望的。

3.女性地位
穆斯林女性的地位如何?刻板印象中為何她們需要包得密不通風或與她人共享丈夫?在古蘭經之中的原意又是如何?

以為女性穆斯林的面紗都一樣嗎?不,應該說是蓋頭,事實上全球穆斯林女性有7種常見的蓋頭型式,是否露出面孔,樣式與色彩各不一,端看穆斯林女性所在的區域,如圖2到圖8所示。
圖2:喜佳伯(Hijab)國際大眾化

圖3:尼卡伯(Niqab)北非與中東部分地區

圖4:布林卡(Burka)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山區

圖5:阿米拉(al-Amira)阿拉伯海灣國家

圖6:莎依拉(Shayla)海灣國家

圖7:喜瑪爾(Khimar)東土耳其斯坦區域

圖8:卡多爾(Chador)伊朗式
圖2-8蓋頭型式資料來源:伊斯蘭之光

女性穆斯林不得拋頭露面的約定俗成,原始意思真是如此嗎?事實上《古蘭經》寫到關於禮儀規範的經文,阿拉伯原文裡並沒有提到面紗的用語:

你們向先知的妻子們索取任何物品的時候,應當在帷幕外索取。(33:53)
先知啊!你應當對你的妻子、你的女兒和信士們的婦女說:她們應當用外衣蒙著自己的身體。這樣做最容易使人認識他們,而不受侵犯。……」(33:59)
你對信士們說,叫他們降低視線,遮蔽下身,這對於他們是更純潔的。真主確是徹知他們的行為的。(24:30)
你對信女們說,叫他們降低視線,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飾。(24:31)

具爭議的是,現在一般所流傳的24:31經文,後面又多出一段句子「除非是如何都無法遮蔽的,他們的頭巾/披肩/面紗,應該蓋住頸部,且莫露出首飾」,這是原文所沒有的。

從這些經文可以發現,一種長條布料的女性特殊服裝,是用以突顯特定女性特殊社會地位的象徵,並未要求遮住臉部,演變到後來卻被廣泛的運用在穆斯林女性的穿著禮儀,甚至在有些區域,蓋頭如圖4的布林卡(Burka)型式,只在眼睛部位留有網格式的窗口。

穆斯林女性的蓋頭禮儀會一成不變嗎?別忘了,蓋頭的出發原意是象徵女生的特殊地位,與現在用來遮羞體的意思已有不同。台灣知名作家索非亞表示,她現在只在清真寺或特定的聚會場所會用蓋頭,以避免引起諸多的不便與誤解。另外個人在2008年參加韓國The May 18 Memorial Foundation舉辦的Gwangju Asian Human Rights Folk School,與印尼Dhiah Hartini小姐兩週的相處經驗,穆斯林的Dhiah Hartini平時蓋頭是圖6海灣國家的莎依拉(Shayla)型式;當拍團照需穿著國家特有風格的服飾時,她的蓋頭變成圖2的喜佳伯(Hijab)國際大眾風,可見穆斯林女性選擇蓋頭的型式,也是可適時彈性變化。有趣的是,Dhiah Hartini在女生宿舍的衣著,與一般女性在夏天的打扮無異,無蓋頭、細肩帶上衣、短褲、夾腳拖鞋。與有男性在的公共場合服裝,完全截然不同。

談到伊斯蘭的婚姻一夫多妻制,往往會以為男性穆斯林可以光明正大坐擁三妻四妾、換妻如換衣般隨意的字面上誤會,事實上這是一種「限妻制」的制度,伊斯蘭社會多是一夫一妻制,為了限制當時阿拉伯社會富人無限制的多妻,而允許有限制的多妻制度。複婚制度的時代背景,早已存在於穆罕默德傳教的年代,真主從制度規定著手: 

如果你們恐怕不能公平對待孤兒,那麼,你們可以擇娶你們愛悅的女人,各娶兩妻、或三妻、或四妻;如果你們恐怕不能公平地待遇他們,那末,你們只可以各娶一妻,或以你們的女奴為滿足。這是更近於公平的。(4:3)

所謂的一夫多妻制是有人數上的限制,妻子們並沒有大小排序的問題,而是被視為一律平等,如果男性不能平等對待妻子們,就只能娶一個妻子。而再將這種複婚制放到時代的大脈絡來觀察,當時男性的穆斯林常因戰爭死亡,留下寡婦與孤兒,結婚是可以名正言順保護孤兒寡母的方式之一。台灣原住民之中,人數相較來說算少數的鄒族,是一夫一妻制,會鼓厲寡婦嫁給先夫未婚的兄弟,理由是女子守寡無法壯大族群。如果用這個觀點再回頭檢視伊斯蘭的一夫多妻制,應該更容易理解。

伊斯蘭賦與男女雙方離婚的權利,離婚後的3-12個月的期間是沉澱的時期,讓雙方思考是否確定離異,這段期間前夫仍需支付妻子所需的生活開銷。在現代,穆斯林會在婚前先簽好離婚協議書,至於妻子是否同意丈夫娶多位妻子,可先協議,穆斯林若離婚,男性需支付的代價高於女性。例如在結婚前,未婚夫需在未婚夫帳戶存放一筆錢,假使離婚,金錢將歸女性所有。

看到這裡會發現,穆斯林女性的地位或許不像刻板印象中的卑微,不妨再看看這段經文:

……作為一位母親,她在阿拉面前享有更多的認准和更高的榮譽。(31:14-15; 46:15) 

一次一人問穆罕默德:「誰先向我提了最好的照顧?」穆罕默德:「你母親。」那人說:「然後是誰?」穆罕默德:「你母親!」那人又問:「然後呢?」穆罕默德還是回說:「你母親!」那人再問一次:「然後呢?」穆罕默德:「然後才是你的父親!」(布哈里、穆斯林聖訓集) 

從穆罕默德的回答,認為照顧孩子最辛勞的是母親,因而連講了三次母親,接著才是父親,可得知,創立於7世紀的伊斯蘭,是重視女性的宗教,致力於兩性平等的觀念。

根據所蒐集的資料顯示,伊斯蘭的一切,的確與浮面的「暴力」「四個妻子」刻板印象,相距甚遠。


五、結語
伊斯蘭是我完全不熟悉的宗教對象,在短時間內只能對伊斯蘭有稍稍的入門瞭解而已。人數現在佔全球23%的宗教,卻被基督徒塑造出《古蘭經》或劍二選一的迫使人改宗教印象。就探索的過程,發現「聖戰」原意與殺戮無關,是出於抵抗侵略自我保護的意思,其次是傳教之意,有不同的階段意涵。伊斯蘭如果是保守主義的話,又怎麼會致力於兩性的平等呢?捫心自問,自己所知道的伊斯蘭訊息,是從何而來?又是誰帶給你的伊斯蘭圖像呢?

不過,要能真切認識伊斯蘭宗教,仍需透過阿拉伯語言,去閱讀原文的意思,甚至是一手資料,翻譯本不可否認的,就端看譯者的解讀與想帶給讀者什麼訊息。

一個假設,無意犯冒,假定基督教與伊斯蘭的角色現況互換,會如何?假如現在國際共通語言是阿拉伯語,英語是極為不普遍的語言;伊斯蘭是美國的主要宗教,美國總統就職宣誓時是對著《古蘭經》宣誓;世界多數人對基督教是陌生的,對於英文也不熟悉(預設要認識基督教需透過英語),甚至在宣教的過程基督教使用武力自我保護,後人將之解讀為偏向暴力的宗教,而由於世人不諳英文,也無法認知基督教原意。同理心,自己的宗教被誤解,內心勢必很膠著,而這種標籤卻是不易拔除的。

以自身的經驗,在台灣上街頭從事社會運動,以台灣主體立場的人士,總會被警察貼上暴民的標籤,這應該要追溯自1947年的228大屠殺開始,台灣人就被國民黨視為暴民之輩。此後不管是走上街頭的請願或抗議不公不義之事,只要立場與國民黨相悖,就會被如此對待。參加過2004年到國民黨黨部前抗議違憲成立的「319真調會」,有操外省口音者朝抗議人群丟擲裝有尿液的水球,外省口音者從頭到尾站在警察保護的國民黨黨部大樓範圍內,無論是否對他人有人身攻擊,始終被保護著;其他場次的街頭運動,與國民黨立場相同的抗議者,會被警察百般禮待。被操作的貼上標籤很容易,要把刻板印象的標籤撕掉卻很困難。

要重新探索一個新的課題,好奇心、同理心與包容心,是先決條件。


後記
伊斯蘭的殯禮,意即「喪禮」,也是使我耳目一新的伊斯蘭特色,穆斯林看淡生死的人生觀,以及殯禮簡單、快速,不畏亡人的生死觀,值得參考。 


參考資料
書籍:
Edward W. Said著、閻紀宇譯,《遮蔽的伊斯蘭》(台北縣:立緒文化,2002)。
Francesca Romana Romani著、孫海鵬譯,《古蘭穆民的伊斯蘭》(台北縣:閣林,2009)。
Guy Sorman著、阮若缺譯,《伊斯蘭製造:尋找現代伊斯蘭》(台北市:允晨文化,2007)
Hammudah Abdalati者、馬凱南譯,《伊斯蘭教精義》(出版地不詳:International Islamic federation of student organizations,2003、『伊曆1408』)。
Hartmut Bobzin著、李中文譯,《神祕古蘭經》(台中市:晨星,2005)。
Jamal J. Elias著、盧瑞珠譯,《伊斯蘭教的世界》(台北市:貓頭鷹、城邦文化,1999)。
Karen Amstrong作、蔡昌雄譯,《神的歷史》(台北縣:立緒文化,1996)。
Muhammad Qutb著,《伊斯蘭 : 被誤解了的宗教》(出版地不詳:International Islamic federation of student organizations,1989)。
沈秀華,《查某人的二二八-政治寡婦的故事》(台北:玉山社,1997)。
宮崎正勝著、劉惠美譯,《中東與伊斯蘭世界史圖解》(台北市:商周,2008)。
索非亞,《靈界的譯者》(台北市:三采文化,2009)。
索非亞,《靈界的譯者2:跟越生與死的40個人生問答》(台北市:三采文化,2010)。
張錫模,《聖戰與文明:伊斯蘭與西方的永恆衝突》(新北市:廣場出版、遠足發行,2012)。
董芳苑,《台灣社會宗教現象(講義)》(2013)。

網路資源:
Pew Research Center/ Mapping the Global Muslim Population, http://www.pewforum.org/Muslim/Mapping-the-Global-Muslim-Population.aspx
sina全球新聞/蕭萬長:穆斯林為人類重要資産,http://dailynews.sina.com/bg/tw/twpolitics/ausdaily/20111206/14042972436.html
內政部/統計年報,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立法院及國民黨抗議319真調會,http://taiwantt.org.tw/news/2004/20040926/index.htm
伊斯蘭之光/穆斯林女子蓋頭有七種類型,http://www.islam.org.hk/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14339
伊斯蘭之光/穆斯林婦女為什麼要包裹的那麼緊?,http://www.islam.org.hk/6885/scarf.htm
伊曆與西曆單位換算,Gregorian-Hijri Dates Converter, http://www.rabiah.com/convert/
新聞挖挖哇0510穆斯林在台灣-01,http://youtu.be/BC78yrE-S4s
新聞挖挖哇0510穆斯林在台灣-04,http://youtu.be/20_id-smtyc
經典雜誌/傳統與現實的徬徨-穆斯林在台灣,http://www.rhythmsmonthly.com/magazine/content/58/2/taiwan_m.htm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q0TYpi/webmge?mode=basic

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

【影片】史明老師於聖山「228自由鐘」響鐘祈願

Note: 談到史明老先生(せんばい,前輩),會想到什麼?一個年老的身影坐在輪椅上,出現在社會運動的街頭?
如果沒有讀過《台灣人四百年史》的大作、瞭解史明老先生的思維,就無法深切認知他如何建構台灣史觀的理念、推廣形塑台灣民族主義、實踐追求台灣獨立建國理想。
一位值得研究的現代人物,與敬佩的長者。


轉載 source: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影片】史明老師於聖山「228自由鐘」響鐘祈願

點擊上圖可看更多照片

不論是寫卡片鼓勵年輕人或是在聖山「228自由鐘」響鐘祈願,史明老師總是會打起精神­,啟動腦中複雜的運算模式,把他最想說的話呈現出來。

史明老師說,他以往也曾經在佛教的活動上響鐘,但是在聖山「228自由鐘」響鐘,卻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自由感。

史明老師一生追求平等與反剝削,所以許下了「台灣自由、世界和平、人類進步」的願望,­也希望台灣早日達成獨立建國的目標。

延伸閱讀:
史明老師聖山教育與傳承之行
【影片】杜正勝教授於聖山「228自由鐘」響鐘祈願
【影片】張炎憲教授於聖山「228自由鐘」響鐘祈願

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

【影片】響鐘祈願 20130427

Note: 原本,這是一個很單純的小影片,不過,久未剪片又摸了一下軟體功能。手機錄出來的影片聲音和影像分離才是大問題,於是最後呈現以下的影片編排 ~
響鐘祈願儀式,每響一次鐘之前,發一次願,主要在彰顯響鐘的莊嚴意義,有其功能性與教育性,深化為台灣祈福的大願,虔誠專注的響鐘,藉由鐘聲將願望傳播出去,能深入人心、刻畫記憶。

楊緒東醫師在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的228自由鐘,響鐘祈願3願。
第1願:
希望阿扁總統可以渡過難關,平安順利並保外就醫。

第2願:
希望史明老先生身體健康,繼續扮演教育的啟蒙者角色。

第3願:
希望台灣的國運可以危機化為轉機,以防台灣民主生命力的消逝。

2013年4月12日 星期五

電影不是歷史-《真相.巴萊:《賽德克.巴萊》的歷史真相與隨拍札記》


《真相.巴萊:《賽德克.巴萊》的歷史真相與隨拍札記》書籍,作者郭明正(Dakis Pawan)是賽德克族人,是參與霧社事件的馬赫坡社族人的後裔,亦是電影《賽德克.巴萊》的隨隊族語指導老師。

Dakis其實一直沒有想到要寫「霧社事件」的事,因為清流部落的長者長年忌談這件事。Dakis後來是因為認識一位埔里的客家人,做病理檢驗的鄧相揚,他因為對「霧社事件」很有興趣,利用閒餘時間蒐集「霧社事件」的口述訪問,他告訴Dakis:「祖先的歷史不能或忘,你們祖先抗暴的創舉應由你們身為後裔者自己來詮釋,而且除了「霧社事件」外,包括你們族群的口傳歷史、文化、語言、歌謠,以及所有與你們族群相關的事務等等,應予以文字化。」

這個單純的原因,「我手寫我口」,馬赫坡社族人後裔詮釋自己的歷史,我開始閱讀這本書。

1972年左右,清流部落的族人,開始會講論「霧社事件」,是因為「媒體誤將花岡一郎與二郎報導為同胞兄弟,並指出他們是莫那.魯道的長子與次子」,清流部落的族人為之譁然,雖然當時有族人投書到《中央日報》指出錯誤,但未被刊出。

花岡一郎(達奇斯.諾賓 Dakis Nobing)是荷戈部落族人,父親是巴萬.拔袞(Pawan Bakun),母親是歐嬪.妲娜荷(Obing Tanah),荷戈部落的名巫醫。花岡二郎(達奇斯.那威 Dakis Nawi)是荷戈部落族人,父親是阿威.比荷(Awi Pihu)。而莫那.魯道(Mona Rudo)是馬赫坡部落頭目。

Dakis在書中花了一章在比對舉證電影的劇本和族老說法的不同之處,例如第20場「莫那.魯道和幾個賽德克族人逃過一劫,在月光下的姊妹原野地上奔跑……」。「姊妹原誘殺慘案」發生在1930年,日本人運用「以蕃制蕃」的手法,教唆干卓萬的布農族人用交換日常生活用品的名義,誘殺賽德克族人。發生地點在今日仁愛鄉萬豐村的一處平野地,隔著濁水溪,東岸是妹原、西岸是姊原,合稱「姊妹原」,事件發生在較遼闊的「姊原」。馬赫坡部落並未參與該次的交易活動,當然「姊妹原事件」之中是不會看到莫那.魯道的身影。雖然在拍片前,Dakis就告訴過魏德聖導演類似這類與事實不符合的事情,不過電影需要張力的緣故,導演未加以修改。

觀眾要有的基本認知是,「電影不是歷史,電影也無法詮釋歷史」,若能藉由電影引發探索相關歷史事件的動機、促使原住民族提升自主的信心、自立的勇氣,也算是好事一件。

PS.
清流部落就是川中島社,「霧社事件」發生後,日本人把還存活的族人往山下遷移,移到川中島社。接著日本人策動發生「第二次霧社事件」,有參與「霧社事件」的族人數千人被殺。


相關閱讀:

2013年4月7日 星期日

抵抗遺忘歷史:從檢視鄭南榕的抵抗出發

(photo source: Taipei Times)

在台灣所謂的清明節過後,總有人談論起鄭南榕,好像不把Plurk的顯示名稱改成「我叫做***,我主強台灣獨立」,好像就遜掉了。這背後的意涵,代表著不知道鄭南榕以及其人其事,等於對國家的真實歷史是又盲又聾的狀態。

鄭南榕(1947-1989),外省移民第二代但自認為是故鄉在宜蘭的台灣人,創辦《自由時代》雜誌,以捍衛100%言論自由而自焚殉道。

《自由時代》黨外雜誌:
於1984-1989年發刊,歷經戒嚴到解嚴年代。雜誌目錄標示「文責一律由創辦人鄭南榕負責」這句話,清楚表達雜誌敢言的走向與創辦人果敢的個性。雜誌特色:報導蔣家與國民黨內幕、軍方弊案、228事件、台灣獨立等國民黨的禁忌話題。同時也率直的批判黨外公職。

鄭南榕數度挑戰執政者禁忌的務實行動:
1.1986年帶頭舉辦「519綠色行動」以解除戒嚴做為訴求的示威運動,展現動員群眾的能力, 引起國內外媒體大幅報導。
2.與228之間的特殊緣分,化思想為行動,於228事件40週年的1987年舉辦「228和平日追思會」系列活動,再度挑戰仍被視為禁忌的228議題,主張公佈真相、平反冤屈,首開帶領人群參與活動並加以報導228的突破先例。 
3.1987舉辦「新國家運動」,在台北金華國中演講,公開喊出「我叫做鄭南榕,我主張台灣獨立」這是戰後國內首次公開提出台獨的主張。

殉道主因:
在《自由時代》254期刊出台獨聯盟主席許世楷〈台灣共和國憲法草案〉後,鄭南榕收到高檢處「涉嫌叛亂」的傳票,誓言over my dead body,在雜誌社行使不自由毋寧死的抵抗權,自囚71天,最後以身殉道。自焚令人不捨但家屬在告別儀式勇敢道出:
軍人應該死在戰場,不是死在街頭
教師應該死在教堂和講台
我大哥(鄭南榕)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
堂堂用他的血做顏料,用他的肉做素材
在汽油火中,燒出一個不朽的國民人格,他死得其所
他做一個總編輯,死在總編輯的辦公室,一點都不可恥
我們家屬是台灣400年來,最榮幸的一個家族

影響:
烈火,使一位烈士的消逝反而轉變成更多台獨的種籽,撒落在他人的心田,激起爭取自由的信念。

台灣神典範:
鄭南榕以思想與行動觸動國民黨的神經線,報導真相於民之外勇於承擔責任,並以超乎常人的勇氣,實際爭取100%的言論自由,完全是「以主人的姿態,對打家劫舍的強盜進行鬥爭,捍衛自由;而不是以奴隸的姿態,向主人爭取自由」。鄭南榕有組織能力、不畏權勢者的仗義執言捨身絕命捍衛自由的精神,是台灣神的典範。


參考資料:
江蓋世,〈鄭南榕這個人〉,收錄於鄭南榕紀念特刊編輯委員會,《好國好民-鄭南榕逝世二十周年紀念特刊》(台北市:鄭南榕基金會,2009)。
邱晃泉,〈主人的派頭〉,收錄於鄭南榕紀念特刊編輯委員會,《好國好民-鄭南榕逝世二十周年紀念特刊》。
莫笑天,〈一個高深莫測的死對頭-國民黨眼中的鄭南榕〉,《自由時代》124期(1986年6月),頁38-39。
鄭南榕,《自由時代》159-162期(1987年2月-3月)。
鄭南榕紀念特刊編輯委員會,《好國好民-鄭南榕逝世二十周年紀念特刊》。

2013年4月4日 星期四

張炎憲:從民間的力量促成台灣國家形成(全)


點擊上圖可看更多照片

(Video Edited by Rainbow; embed: YouTube) 共8段
主持人引言:
「從民間力量促成台灣國家形成」,這是張教授自1983年日本東京大學文學博士畢業回台後一直從事的工作。

張教授非常忙碌,去年台教會會長任內辦了很多座談會、學術研討會,今年才交出台教會會長的任務。
教授在民進黨執政8年期間擔任國史館館長職務,被國史館長期忽視的台灣史料及書籍才得以整理與出版。其實張教授長期以來,一直都在從事台灣史的工作,不只擔任國史館館長期間。如投入二二八事件與五O年代白色恐怖時代的口述歷史訪查工作,由台灣民眾的觀點,重新發掘台灣人的歷史感情與歷史世界,可以說是這個領域的開路先鋒。

除此之外,張炎憲老師自日學成回台3年就開始擔任《台灣風物》主編/總編輯,至今已26年。 《台灣風物》是二戰後台灣民間最悠久的學術性雜誌的。架起日治時代民俗研究和戰後台灣研究的橋樑。

1991年,以研究台灣史為宗旨的「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正式成立。張炎憲被聘為該基金會董事,以民間的力量,默默從事台灣史研究。在卸任公職之後,張教授又兼任「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祕書長的職位。延續在國史館館長時期對台灣歷史的推動,持續出版史料的書籍,最近的出版品就是綠色執政實錄5《許世楷與台灣認同外交》。後來又與相同理念的歷史學工作者成立「台灣歷史學會」,就是要建立以台灣為主體的歷史觀,提昇歷史學研究並推廣歷史教育。2008年之後並擔任228關懷協會理事長(2008-2012)。

至此可知道張教授的拚勁,這活力從哪來?我想這股動力應該來自於對台灣強烈的感情。

張炎憲教授在2013年農曆春節假期,到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發表「從民間力量促成台灣國家的形成」專題演講,解構民間力量的重要性。這場激勵人心的演講,大綱有五點:
一、自我反省與改變
二、認識台灣.認識台灣歷史文化
三、解構中國.告別中國
四、民間力量.存在於人民心中
五、從學習到實踐

張炎憲教授是實際參與社會運動的學術界人士,自1983年取得日本東京大學文學博士畢業後回台,就持續運用民間的力量從事以台灣為主體的歷史教育。張教授認為民間的力量,要持續監督政權,否則擁有權力者會慢慢腐化。在世界各地,一個訴求往往是由民間團體提出要求,接著被政府吸收,進而變成一個政策;但時間一久,可能被淡忘當初是由民間力量來促成的政策,例如1990年三月學運要求「萬年國代」退位一事。

對於一個運動或活動的產生,是先有書給參與者看,閱讀完才去實踐的嗎?其實不然,張炎憲教授進一步提出,一個運動的產生,往往是一念之間,有人發響帶頭行動,就成形了,之後他者對這個運動有興趣、去研究,才產生接下來的書或理論。例如台獨運動者,皆是站在各自的領域,用自己的方法在實踐台獨,並非一開始就有一本叫做「台灣獨立」的書可以從中學習。因此張教授特別重視民間的觀點,努力運用民間力量來重建台灣人觀點的歷史文化,並保留那個時代的歷史經驗與其中動人的感情。

民間的力量,要從歷史文化開始紮根,提高自己的自信和尊嚴,進而重建台灣的自尊與自信,是擺脫中國式政權統治重要的一步。文化是創造出來的,唯有活的文化對土地才有力量。為什麼中國的《三國演義》《西遊記》、日本的《德川家康》可以一演再演,就是因為把死的東西變成活的,變活之後,就會衍生出更多創意,然後就會變成文化。

專題演講之後,張炎憲教授在聖山的228自由鐘響鐘期許,祝福大家青春有活力,台灣建國成功。

大綱:
1,馬英九執政後中國對台威脅增加,台灣人深感不安。

2,如何保護台灣?如何抵制中國?

3,民間的力量加強壯大後,就不用擔心,可去箝制。

4,張教授自1983年從日本回台,台灣仍在戒嚴期,1984年進入中研院,1986年開始推動台灣史,1986年成立第一個「台灣史編譯研究室」,台灣史開始受重視。

5,1987年「228平反運動」開始,亦是重建「228」的開始。

6,因此1987年後,「228」影響人們最深、悲情、痛苦。

7,重新出發,是建立台灣人自信的開始。

8,了解自己,面對過去,向壓制台灣的統治者勇敢提出批評,開始自我反省,是台灣人建立自信最重要的運動。

9,推動運動都是「228」以外的人與其家屬先站出來。

10,1990年後228受難者家屬站出來,更有說服力,而有更多不同的228調查報告。

11,1947~1987年,40年後台灣才開始平反,45年後、50年後…,到2006年才有責任歸屬平反,這條平反之路需要很漫長。

12,許多228的受難者家屬,不敢站出來,因為內心陰影沉重。

13,往往站出來革命的人都不是弱勢者。

14,1995年李登輝在228紀念碑前公開道歉。

15,1997年政府支付受難者賠償金。

16,促成平反的力量皆來自於民間。

17,此後政府開始吸收民間力量…>由政府接手運作…>民間力量萎縮…>反讓政府力量縮小…>DPP執政後又不敢給予太多平反壓力(但2000~2008年政府都有做平反,因此民間力量更縮減)…>2008年後民間力量開始又壯大。

18,民間力量應繼續存在,因台灣還不是正常的國家,未完全獨立,需長期打拼,長期經營。

19,馬執政下,正可考驗檢視人心是非(騎牆派)。

20,馬執政,KMT的本質未變,與蔣介石一樣的統治心態。

21,這不只是自由民主的問題,政權轉換卻換不了台灣的本質,需從民心的本質改變開始才行。

22,政府無法改變人心,需靠“民間力量”一步步來扮演社會改革、人心改革力量來源。

23,社會一股“新興力量”是最了解當時社會狀態,ex:馬丁路德、耶穌、穆罕默德、佛陀等都是當時社會的一股“新興力量”。

24,228家屬平反力量薄弱,大多靠外來民間有影響力的援助。

25,台灣此時需靠民間新興的力量產生,步調提升,做法改變,才能突破困境。

26,民間力量的困境:
(1)執政者去影響民間(拉攏人心),得以穩定政權。
(2)人民習慣安於現狀,故需更多的覺醒。
(3)遭受迫害才會覺醒,但只是少數人。

27,這需經過訓練、傳播,始得漸漸改變,非朝夕可成。

28,建立台灣的歷史觀,探討每個時期的歷史,去感受,提醒後人喚起對歷史的記憶。

29,DPP執政太短,體制內能做收集的有限,體制外又有阻礙。

30,民間力量是歷史文化的重建開始,最重要由觀念的改變。

31,除了自我反省,對歷史、文化的認知重建自信。

32,建立國際地位,向國外發聲。

33,1990年後台灣開始推正名制憲運動。

34,現在台灣受到中國文化影響很深(影集),要有戒心,不應去看才能脫離中國的思想。

35,日本因為有意識到受中國影響後來脫離,才得以學習進步的歐洲。

36,台灣要學習的正是進步的國家,脫離中國,不是不與中國交流,而是不被受束縛。

37,如何在中國大舉入侵直接面對中國?
(1)建立台灣人的尊嚴、自信。(2)知道自己的歷史文化。
(3)去了解中國,然後區分中國台灣的差異(民主、自由、人權)。

38,就像大地文教就是往下扎根的例子。

(1)先自我要求、自我改變,才能做改變。
(2)相同理念、共同奮鬥,雖少數,時間長久仍要做。
(3)去實踐,扮演好個人能力的角色,形成一股力量。

40,每個時期的歷史發展,文明,民主自由發展的過程,有信仰的人在面對困境時,調整會較快。

41,台灣神的精神是一種普世的力量,在社會現實與新興力量之間引起社會共鳴,要有人傳播擴展出去。

42,2000~2008年民間社團的消減:
(1)頭人進入政府做事只幫政府忙公務不幫民間。
(2)接班人聲旺不足。
(3)鬆懈監督。
(4)民間團體要會自我生存的方法,才能長期經營。
(5)重新執政以後都要重新檢討。(6)政府不應只用金錢解決問題,要從教育做根本,落實文化。
(7)官員自我訓練不足,應培養自我認知,把握在位時該做的事。

43,做228口述歷史最大目的,重建台灣人的資料才是重建台灣歷史重要的事,後人從資料中才能深入了解當時的背景。

44,做一切記錄才能建立台灣人的歷史觀、感情觀,時間長久後就會減少政治主觀的思考。

45,蔣介石是「228大屠殺」元兇的證據:
(1)依公佈的文件已證實兇手有:蔣介石、陳儀、彭孟緝等人。
(2)軍隊大舉進入台灣。
(3)當時大部份媒體轉向KMT靠攏。
(4)蔣介石是負責人,下令派軍隊。
(5)3/8陳儀知道軍隊要來,態度丕變。
(6)訓政期,蔣介石黨政軍一把抓。
(7)3/13軍隊仍在大舉殺人、搶掠。
(8)3月殺人最多,4月清鄉開始。
(9)後來證明當時殺人越多者,升官越快。
(10)蔣鎮壓殺人是他內心最想做的事,因為才能穩定KMT在台灣的統治權。
(11)蔣介石一生與其後代從未對「228事件」道歉過。

相關論點:
【影片】張炎憲教授說明【面對陳水扁 檢驗馬英九】系列座談舉辦緣由
【影片】張炎憲:培養對土地的感情 做為新的台獨動力
【影片】張炎憲:風城的哭泣-新竹228以及白色恐怖案件
【影片】張炎憲:228精神是台灣建國最大的力量
【影片】張炎憲教授談新台灣史研習營
【影片】張炎憲教授談台灣文化協會與夏季學校
【影片】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28口述歷史叢書介紹

延伸閱讀:
炎憲1947
【影片】台灣危機系列座談會 系列(七)「台灣何去何從?」座談會
【影片】「馬英九黑手介入歷史教科書」記者會
拜讀「228事件責任歸屬」-我見
【演講預告】杜正勝:主體教育、意識形態與文化思維
【影片】杜正勝:主體教育、意識形態與文化思維